兵團扎實開展集體協商惠及6.85萬名職工

“公司把免費供應西瓜、綠豆湯這些都寫進了合同,我們干起活來更有勁了。”8月11日,金碧物業有限公司五家渠分公司保潔員陳運紅領到了新一批的消暑物資,露出了燦爛的笑容。今夏,兵團六師五家渠市1.8萬名職工通過集體協商“集體要約行動”,真切感受到了“權益有保障”的溫暖。
集體協商是職工與企業就勞動報酬、工作時間、勞動安全與衛生等勞動關系有關事項,進行平等商談並簽訂集體合同的行為,是協調勞動關系的有效方式之一。為鞏固集體協商建制率、完善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協商機制、推動重點群體有效增收,今年4月1日至7月20日,兵團總工會在全兵團組織開展集體協商“集中要約行動”,把工資調整幅度、加班工資基數、勞動定額標准、工資支付辦法等作為協商重點,推動苦、臟、險、累且工資水平不高的行業開展協商,提高低工資勞動者工資水平,並通過協商合理制定技能人才的起點工資、技能津貼標准,推動企業健全薪酬激勵機制,提高技術工人薪酬待遇。
數據顯示,自4月啟動集體協商“集中要約行動”以來,兵團各級工會系統密集走訪企業426家、組織專題培訓42場次、組建專兼職指導隊伍96支,推動218家企業成功開展集體協商。截至7月20日,已簽訂覆蓋6.85萬名職工的綜合性集體合同210份,同步推進工資、女職工保護、勞動安全衛生等專項集體合同406份,集體合同簽訂率動態保持在80%以上,進一步織牢了勞動者權益保障網。
“集中要約行動”開展以來,二師鐵門關市廣泛征求職工意見,針對不同類別、不同崗位職工的訴求確定協商內容,並組織法律宣講隊深入廠礦車間,充分利用QQ群、微信平台、廠(礦)務公開欄等載體普及協商政策,實現企業負責人100%支持協商、職工100%知曉協商內容﹔八師石河子市對轄區93家企業進行摸排,開展專業培訓48場,並針對外賣、快遞等平台企業用工特點,由私企工會聯合會向7家重點企業定向下發“集中要約行動”通知,開展新就業形態集體協商指導服務工作15次。
據介紹,兵團還積極推動專項協商精准覆蓋,強化合同簽訂的靶向性,重點推動中小企業較多、技能人才集聚、靈活用工集中的行業(區域)開展集體協商,不斷完善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協商機制,規范健全平台企業、合作用工企業與工會、新就業形態勞動者代表的常態化協商懇談機制,推動重點平台企業建立常態化協商機制,將訂單分配、抽成比例納入協商范疇﹔指導制造業企業建立技能人才薪酬體系,組織保安物業、環衛等行業協商提高苦、臟、險、累崗位工資,持續擴大行業(區域)性集體合同覆蓋面。
與此同時,兵團創新引入職工滿意度測評機制,強化質效評估閉環,對已簽訂合同的218家企業開展履約情況動態監測,通過職工代表巡視、線上問卷調研等方式,重點追蹤專項條款落地實效,將評估結果納入企業勞動關系信用評價體系,推動集體協商從“有形覆蓋”向“有效運轉”深化。
“我們將建立健全常態化集體協商機制和指導服務體系,探索數字化工作模式、完善評估機制,堅持勞資兩利的原則,讓協商成果切實轉化為勞動者獲得感與企業創新力。”兵團總工會黨組成員、副主席李敏晶表示。(劉美惠子)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