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動天山 共繪絲路——第七屆中國新疆國際民族舞蹈節架起文化交流金色橋梁

以舞為媒,天山腳下共繪文明交流新圖景﹔以藝通心,絲路古道共譜美美與共新篇章。
盛夏時節,第七屆中國新疆國際民族舞蹈節如約而至。在為期17天的藝術盛宴中,來自美國、意大利、柬埔寨、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等8個國家的演出團體傾情獻藝,與中國國內藝術團體共帶來52場精彩演出。舞劇、歌劇、芭蕾舞、現代舞等多種藝術形式競相綻放,以靈動舞姿架起“一帶一路”文化交流的金色橋梁。
7月22日晚,克拉瑪依市群眾藝術館內,12名身著傳統服飾的姑娘與12名英姿颯爽的小伙聯袂起舞。絢麗的土庫曼斯坦民族服飾宛如流動的絲路畫卷,精湛舞步與激昂樂聲交織,為第七屆中國新疆國際民族舞蹈節克拉瑪依分會場演出拉開序幕。
“藝術是連接心靈的橋梁。”土庫曼斯坦“紡織工人”民俗民族歌舞團團長努爾穆哈梅多娃·安娜杰馬爾表示,“這場演出不僅展現了土庫曼斯坦的文化瑰寶,更讓我們感受到兩國人民的深厚情誼。”
本屆舞蹈節上,意大利米蘭芭蕾舞團帶來的《卡門》將西班牙風情與現代芭蕾完美融合﹔美國何塞·利蒙舞蹈團以現代舞展現民族文化多元性﹔柬埔寨皇家芭蕾舞團以翩躚舞姿演繹千年宮廷儀典﹔中亞五國舞者則將草原文化融入動人旋律……各國藝術家聯袂獻藝,為新疆各族觀眾帶來一場場跨越國界的文化盛宴。
舞蹈節不僅是一場藝術盛宴,更成為世界了解新疆的窗口。演出之余,藝術家們還走進城市地標、旅游景點,品嘗特色美食,體驗非遺技藝,與各族群眾歡歌共舞,感受新疆多元文化魅力。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副廳長余潔表示,舞蹈節人文交流的“同心圓”越繪越大,民心相通的“朋友圈”越來越廣。
在新疆國際大巴扎,意大利米蘭芭蕾舞團的“羅密歐”與“朱麗葉”偶遇新疆舞者“阿拉木汗”,雙方一路載歌載舞,歡快地向大巴扎中心舞台聚攏……7月22日,第七屆中國新疆國際民族舞蹈節配套活動“讓我們舞起來”中外舞蹈嘉年華上演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快閃。“雖然語言不通,但舞蹈讓我們心靈相通。”意大利演員弗朗西斯·雷·摩根說。
哈薩克斯坦闊爾庫特民族歌舞團和“納茲”國家舞蹈劇院帶來了經典舞蹈《黑走馬》,領隊肖爾潘·庫爾甘別克表示:“舞蹈節為多種舞蹈形式搭建了對話平台,讓多元的舞蹈語言在碰撞中迸發新的生命力。我們期盼以藝術交流增進兩國友誼。”
“每一屆舞蹈節都給予我新的感動。”新疆藝術劇院歌舞團演員馬依熱·艾買提江已參加了六屆舞蹈節演出。她深有感觸地說:“從‘家門口的盛會’到‘國際化藝術平台’,我見証了舞蹈節的成長。”
與此同時,新疆文藝院團也帶著《掀起你的蓋頭來——新疆是個好地方》等一批新創劇目走向世界,在20余個國家和地區巡演,讓“歌舞之鄉”的魅力跨越國界。
“我們通過創排精品劇目、組織海外演出等方式,持續擴大‘歌舞之鄉’的國際影響力。”新疆藝術劇院黨委書記蔡曉榮表示,十七載耕耘,舞蹈節“朋友圈”不斷擴大,130余個藝術團體在此相遇相知,架起文明互鑒的金色橋梁,繪就人類文明新畫卷。(賈春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