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盤活閑置資產 實現物盡其用——新疆破解國有資產“閑”“缺”困局

2025年07月24日09:09 | 來源:新疆日報
小字號

近日,烏魯木齊市水磨溝區總工會、克拉瑪依市獨山子區老干部局、博樂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分別在自治區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調劑共享平台(以下簡稱“調劑共享平台”)發布了總價值7.5萬元的80余件閑置辦公家具信息。

幾天后,這批閑置辦公家具就被精准調撥至烏魯木齊市水磨溝區團委、克拉瑪依市獨山子區新北區街道辦事處、博樂市貝林哈日莫墩鄉政府,保障了基層組織辦公需求。

調劑共享平台的上線,讓國有資產“閑”“缺”困局有了破解之道,閑置資產得到利用,基層單位需求得到保障,財政資金實現該省則省。統計顯示,該平台上線兩個月,已匯聚超過1.7萬條資產調劑共享和需求信息,累計完成800余台(套)資產調劑,涉及資產原值2600多萬元,為自治區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優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提供了有力支撐。

建立平台 打破信息孤島

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是支撐政府機構運轉、服務公共事業發展、保障民生改善的寶貴“家底”。但在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中,資產閑置、利用低效與短缺並存是常見現象。這直接影響財政資金、資源的使用效益,也不利於行政事業單位高效履職。

為盤活沉睡的國有資產,實現國有資產梯度使用和物盡其用,2025年1月,財政部印發《財政部關於依托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建立全國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調劑共享平台的通知》,統籌建立全國資產調劑共享平台,打破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供需雙方信息壁壘,讓公共資源物盡其用。

自治區財政廳積極響應、創新探索,於5月20日成功搭建自治區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調劑共享平台,並同步印發《關於用好自治區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調劑共享平台持續推進資產盤活工作的通知》,通過優化在用資產管理、加強調劑共享、探索集中運營等方式,努力喚醒沉睡資產。

調劑共享平台建設以“信息化+資產盤活”為核心,構建起“數據跑路”替代“人工跑腿”的高效機制。

6月18日,烏魯木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新市區)創業服務中心在調劑共享平台發布了124件家具閑置信息,8小時內即被烏魯木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新市區)商務局(糧食局)、機關服務中心和友誼路街道辦事處等3家單位申領,全流程僅5個工作日。

“調劑共享平台以數字化手段破解了線下調劑信息不對稱、效率不高、不易匹配等問題,延長了國有資產使用壽命,節約了財政資金。”自治區財政廳資產監督管理處負責人胡劍榮介紹,這種“需求發布—智能匹配—快速劃轉”的模式,有效提高了資產調劑效率。

精准調撥 實現余缺互濟

價值2439.89萬元的15台施工機械在自治區應急管理廳是閑置資產,借助調劑共享平台,無償調劑到葉城縣薩依巴格鄉人民政府、和田市伊裡其鄉人民政府后,成為支持南疆地區鄉村振興的好幫手。

“調劑共享平台上線后,各行政事業單位不僅可以在自治區范圍內實現閑置資產調劑共享,也可在全國范圍內挑選優質資產。”胡劍榮介紹,自治區行政事業單位在處置國有資產時,打破了部門、級次和區域的限制,可以向全國推送本部門閑置資產信息,形成“疆內資產大循環”“疆內疆外資產雙循環”的國有資產調劑共享格局,實現余缺互濟,最大限度發揮國有資產效益。

“不僅辦公設備、家具等固定資產可以在調劑共享平台調劑,大型科研儀器設備、醫療設備等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固定資產也可以在此調劑。”胡劍榮說。

7月15日,吐魯番市種業發展中心通過調劑共享平台將價值4.5萬元的11件種業儀器設備無償調撥至托克遜縣種業發展中心,不僅促進了農業技術設備區域共享,也為托克遜縣種業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截至7月20日,自治區范圍內的257台(件)醫療設備、49台(件)科研儀器設備在調劑共享平台實現調劑。

“這些資產通過調劑共享平台,打破了部門壁壘,實現了從‘分散閑置’到‘統籌利用’的轉變。”胡劍榮表示,基於調劑共享平台高效的數據互聯互通和信息共享共用,為優質資源向基層、向科研一線精准流動創造了有效路徑,有利於推動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和科技成果轉化。

轉變理念 強化主動循環

節約財政經費,不僅是一道作風考題,也是國有資產科學高效配置和使用的管理課題。在當前提倡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帶頭過緊日子的背景下,提升國有資產使用效率,是提升政府治理效能、確保財政可持續的必然要求。

調劑共享平台的推出,構建了覆蓋全區的資產信息“一張網”,化解了資源錯配矛盾,既實現了國有資產價值的重生,也實現了財政資金的節流。

“調劑共享平台的應用不僅是技術升級,更是管理理念的深刻變革。”胡劍榮表示,以往資產配置環節的固有觀念是“用新不用舊”,資產使用環節又存在閑置低效的情況,到了資產處置環節,部分單位又習慣採用出售、報廢等方式處置資產,導致國有資產重復購置、使用效益不高。

“調劑共享平台建成后,通過智能匹配供需信息,提高調劑效率,部門單位的勤儉節約意識也會越來越強,‘用新不用舊’的傳統觀念會被‘勤儉辦一切事業’的理念所替代。”胡劍榮說,自治區財政將持續加大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統籌力度,變“被動調劑”為“主動循環”,積極拓展調劑共享平台功能,推動全區資產調劑共享常態化,減少行政事業單位的重復購置、閑置浪費等現象,進一步降低行政運行成本,為行政事業單位的履職和事業發展提供有力保障。(冉虎)

(責編:陳新輝、楊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