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看新疆丨阿勒泰市將軍山國際滑雪度假區推廣夏季生態旅游

冬日銀裝素裹、熱鬧非凡的滑雪場,夏天成為避暑旅游熱門地。
植被恢復、固土保水,開發自然環境優勢、打造生態旅游目的地……如今,一些滑雪場利用夏日“窗口期”,保護修復生態環境,拓展冰雪經濟更多可能。本版推出特別報道,聚焦滑雪場在非雪季的探索,為季節性旅游場所可持續發展提供綠色樣本。
——編 者
《 人民日報 》( 2025年07月22日 10 版)
夏日的阿爾泰山南麓,蒼翠欲滴。
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勒泰市將軍山國際滑雪度假區,乘坐纜車緩緩攀升,視野逐漸開闊——窗外不再是茫茫雪道,而是滿目綠意。
將軍山國際滑雪度假區憑借海拔1300多米的地理優勢與完善的交通配套設施,吸引眾多滑雪愛好者,2024年接待游客量突破86萬人次。
而當夏季來臨,褪去冰雪外衣的將軍山非但沒有沉寂,反而憑借良好生態環境與特色旅游項目,成為生態旅游目的地。
夏季,游客可乘纜車俯瞰阿勒泰市區,在山頂咖啡屋賞夕陽,也能參加篝火晚宴。
“2009年起,為最大程度減輕雪道建設對地表生態的影響,覆綠工程從未間斷。”新疆阿爾泰山冰雪旅游有限責任公司項目部主任林樹杰說,歷經10余年努力,將軍山累計完成生態修復面積達30萬平方米。
“我們堅持適地適樹原則,優先選用本地耐寒耐旱品種。”林樹杰介紹,雲杉、樟子鬆矗立山坡,構筑起防風固沙的綠色屏障﹔草木樨等草本植物扎根林間空地,涵養水源保持水土﹔沙棘、檉柳等灌木錯落分布,為野生動物提供食物、棲息地。
為了提高植被成活率,度假區建立精細化養護體系:喬木和灌木區域鋪設滴灌管道,草花區域採用噴灌技術。每年一到夏季,澆水、施肥、病虫害防治、修剪整形等養護工作便有序展開。
雪場緊鄰天然排洪渠。度假區每年對排洪渠清淤加固,確保行洪暢通﹔在雪道沿線修建引水渠,將融雪水、雨水有序引入主渠道,有效防止水土流失。
依托良好生態環境,度假區推出了生態徒步、自然科普研學等夏季旅游項目。游客不僅能欣賞到雪山、森林、溪流等美景,還能了解阿勒泰地區的動植物知識,在大自然中感受生態之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