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人民日報看新疆丨“西部支教經歷重塑了我”

本報記者 李亞楠
2025年07月20日08:37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扎根西部,用腳步丈量大地,用實干創造未來——“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發光發熱”(追夢人·出彩00后②)

《人民日報》(2025年07月20日 第 05 版)

今年五四青年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在給新疆阿圖什市哈拉峻鄉謝依特小學戍邊支教西部計劃志願者服務隊全體隊員的回信中,勉勵廣大青年“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發光發熱,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貢獻青春力量”。

推動西部地區高質量發展,離不開廣大青年人的接續奮斗、實干奉獻。近年來,有大量00后選擇到西部,扎根在基層,在廣闊天地間成長成才。他們為什麼選擇西部熱土,在這裡收獲了哪些成長?記者近日走近投身西部建設的00后年輕人,聽他們講述成長中的故事與所思所得。

——編 者

兩年前,站在山西晉中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的校園裡,00后閆澤峰臉上還有著面對畢業的迷茫,直到看到宣傳欄上的一張西部計劃宣傳海報。

“去邊疆歷練很有意義!”輔導員這樣說。

“年輕人要做點有意義的事!”爺爺也鼓勵他。

閆澤峰沒再猶豫,交了報名表。

從家鄉山西到新疆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3000多公裡的距離刷新了閆澤峰的人生半徑。飛機轉汽車再轉鄉村線路車,越走越荒涼。最后,閆澤峰走到了距離邊境線隻有47公裡的謝依特小學。

學校裡寬敞明亮的教室、嶄新的桌椅和多媒體設備,讓閆澤峰有些欣慰。但與孩子們的一番課堂交流,讓他意識到學生的語文基礎還比較薄弱。“我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很多。”閆澤峰當時就下定了決心。

生字發音不准,閆澤峰一遍遍示范,讓學生跟讀﹔語法理解不了,就結合簡單的例子去講解規則﹔學生水平參差不齊,就布置分層作業,對學習困難的學生一對一輔導,定期展示學習成果,增強學生的信心與成就感……

一段時間后,閆澤峰發現老師在學校教完,孩子們回到家裡缺少家長督促,缺乏有效的復習環節。他和隊友們通過一次次家訪、一次次耐心溝通,推動家校配合形成良性循環。

一年之后,班裡的學習氛圍變得更加濃厚。“實實在在的改變提升也讓家長們看到了希望。”閆澤峰說。家長對老師的信任度也在逐漸上升:“讓孩子跟著你們,我們很放心!”

有一次放學后,孩子們都回家了,隻剩下一個學生一直在教室不走。閆澤峰問他為什麼不回家,學生說:“老師,家裡這會兒沒人在,我可不可以就在學校寫作業?”閆澤峰把他帶到辦公室,輔導完作業后又把他送回家。“老師,有你陪著,走夜路我也不害怕。”路上,學生拉著閆澤峰的手說。閆澤峰感慨,相比說教,有溫度的教育更容易打動人。

付出的不只是閆澤峰,學生的作文裡經常出現“我要成為閆老師這樣的人”。去年冬天,下了場大雪,幾個調皮的學生手背在身后偷偷跟著閆澤峰到了辦公室。閆澤峰本以為孩子們要用雪球“偷襲”他,“沒想到,他們從背后拿出一朵用雪做的玫瑰花,當時我就忍不住要流眼淚。”閆澤峰說,這是自己用心用情澆灌出的絢爛花朵。

“老師,你會走嗎?”隨著支教時間流逝,孩子們總是會問這個問題。“西部支教經歷重塑了我:從急躁的大學生成長為有耐心的教師,從隻關注自我到懂得‘被需要’的價值。”閆澤峰說。還有一年,就三年期滿了,閆澤峰作出了決定:報考新疆教師編制。

“學生們的父母大都是護邊員,家長護邊,我們護航孩子們的未來!”閆澤峰說,從剛開始干燥得流鼻血,到現在已經適應了當地氣候,孩子們的成績也在一點點提高,自己打心眼兒裡感到高興。

一起奮斗的不止閆澤峰一個人。2022年8月起,來自全國各地的大學畢業生匯聚到謝依特小學,組成戍邊支教西部計劃志願者服務隊。一批志願者在服務期滿后離開,又有新一批志願者加入。“奮斗的青春,永遠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綻放光芒!”閆澤峰說。

(責編:李欣洋、楊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