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石榴籽”文藝小分隊留下七百幅書畫

2025年07月16日09:22 | 來源:新疆日報
小字號

“明年我們還會在疆內開展文化志願服務活動,繼續深入基層,用更多有溫度的作品表達對這片土地的熱愛。”7月10日,在新疆溫宿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書畫捐贈儀式上,新疆畫院院長努爾買買提·俄力瑪洪說。

至此,自治區美術書法“石榴籽”文藝小分隊赴阿克蘇地區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文化志願服務活動結束。24位書畫家歷時13天,足跡遍布阿克蘇地區各縣市,深入鄉村、校園、非遺工坊等地,採風創作,舉辦培訓、捐贈作品,留下700余幅飽含深情的書畫作品,為推進文化潤疆寫下生動注腳。

“這幅畫描繪的正是我們旅游度假村的樣子。”在阿瓦提縣文化館,農民畫家乃比江·阿布都熱合曼駐足於新疆畫院畫家高麗花的作品《花海》前,久久不願離去。

在新和縣依其艾日克鎮加依村,新疆畫院副院長李冬為民族樂器制作技藝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繪制肖像畫,用靈動筆墨定格樂器制作大師的風採。油畫家趙俊的三聯畫《后繼有人》,將傳統民族樂器與現代時尚元素融合,成為展覽焦點。

從阿克蘇市依干其鎮巴格其村蘋果園裡沉甸甸的果實,到沙雅縣非遺工坊裡匠人的專注神情,再到新和縣唐安西都護府文化園的古今交融場景,一幅幅作品生動描繪出鄉村振興的活力與溫度。

“這些作品就像一面鏡子,照見了我們的幸福生活!”庫車市民阿依萊曼·努爾提望著畫展中熟悉的街景,不禁感慨。

書畫家們每到一處,都堅持“現場創作+成品捐贈”的方式,在田間地頭捕捉生活氣息,於古跡村落中提煉文化精髓。這種帶著泥土氣息的創作與捐贈,不僅讓藝術作品接地氣,更讓文化服務真正扎根基層土壤,直抵群眾心坎。

烏什縣新時代文明實踐廣場上,40幅源自書畫家們對烏什縣自然人文即時捕捉的寫生作品引人注目。

“老師,能再示范一次篆書筆法嗎?”在柯坪縣書法培訓現場,書法愛好者們圍著烏魯木齊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程配建不願離去。書畫家們採用“培訓+創作”模式,在阿克蘇各地開設書畫培訓專項課堂,為眾多基層文化工作者與愛好者傳授技法,將“送文化”與“種文化”相結合。

沙雅縣書法和美術家協會會員常又介難忘書法家的篆書示范:“民族團結主題創作讓我大開眼界、深受啟發,希望能夠有更多交流學習的機會。”阿克蘇市美術教師阿力木·阿不來提在參加風景寫生培訓后收獲頗豐:“我學到更多色彩、用筆技法,這些技巧在教學中,也能引導學生發現身邊的美,把對家鄉的熱愛融入畫中。”

努爾買買提表示,此次文化志願服務不僅為藝術家們搭建“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實踐平台,也讓藝術家們在與基層群眾的深度交融中,觸摸時代脈搏、汲取創作養分。(宋海波)

(責編:陳新輝、楊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