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吐魯番市葡萄溝景區大力推進文旅融合發展——富民產業“錢”景好

2025年07月15日09:14 | 來源:新疆日報
小字號

7月9日,吐魯番市葡萄溝景區,游客在購買鮮食葡萄。 阿地蘭攝

7月11日16時,吐魯番市葡萄溝景區青蛙巷裡,沉甸甸的葡萄串懸在頭頂,惹得游客舉著手機連連拍照﹔庭院深處,開民宿的居民利落地給前來研學的孩子們切著西瓜﹔布依魯克河邊更熱鬧,穿艾德萊斯綢禮服的新人依偎著,攝影師為他們定格幸福瞬間。

2022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吐魯番市視察。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吐魯番美麗富饒、瓜果飄香,這是大自然的饋贈。要正確處理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推動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打造富民產業。

如今,沿著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吐魯番市的干部群眾用智慧和汗水澆灌出綠色發展新圖景,一幅產業興、百姓富、生態美的畫卷正在這片綠洲徐徐展開。

5A級景區“美顏升級”

“終於來到語文課文裡的‘葡萄溝’。”湖南游客尚明杰欣喜地說,“抬頭是藍天白雲,葡萄藤架起連綿綠蔭,柏油路平整寬敞,各項設施都很人性化。”

良好體驗的背后,是吐魯番市持續推進的景區提質工程。近年來,葡萄溝景區煥然一新,景區累計投入2.3億元完善基礎設施,16公裡道路全部硬化,12公裡排水管網像毛細血管般延伸﹔完善景區數字化平台建設,為游客提供“一站式”服務﹔停車場擴容至1750個車位,引入新能源充電樁﹔景區外圍開通接送巴士,串聯起火焰山景區、坎兒井民俗園等周邊景區景點。軟件服務上,全市每年系統化培訓600名專業講解員,組建多語種服務團隊,提供導覽講解、應急救助、投訴調解等服務,游客滿意度提升至96%。

“以前游客常評價‘風景絕美配套跟不上’,現在都稱贊‘一步一景像畫裡’。”葡萄溝景區管委會黨委書記、葡萄溝街道黨工委書記塔依爾·托呼提笑著說。

根據吐魯番市制定的《推動葡萄溝國家5A級旅游景區提質升級三年行動方案》,葡萄溝景區內4570畝葡萄架都按“廠”字型重新布局,既讓園區顏值飆升,又給葡萄藤留出更舒展的生長空間。

環境治理上同樣下足了功夫。葡萄溝景區創新開展以戶為單位的“人居環境集中整治”與“開門行動”,號召居民人人動手扮靚家園。現在,垃圾清運車每天定時作業,洒水車讓巷道始終清爽,村邊、景邊、路邊、河邊的清潔成了常態,就連百年葡萄藤也有了專門的養護規范。

文旅一張牌打出新天地

2024年3月,葡萄溝景區推出“一次購票終身免票”﹔今年5月1日,更是宣布全面免門票。這些看似虧本的操作,實則成功開啟了文旅融合發展的新格局。

“免門票不是簡單的減法,是以創新方式做加法。”塔依爾用數據說話:2024年實行“一次購票終身免票”后,景區二次消費收入同比增長30%,其中餐飲、民宿、文創貢獻超六成。今年“五一”假期,12.44萬人次涌入葡萄溝景區,同比增長635.79%﹔特色餐飲營業額突破80萬元,青蛙巷民宿一房難求,手工藝品成了游客必帶的“伴手禮”。

這些新舉措不僅帶動了消費,更激活了創業熱潮。曾經,葡萄溝的民宿僅有12家,如今已發展到61家,1400余張床位。重慶人張凱是當地游客變創客的代表,他的民宿在旅游旺季入住率保持在85%以上。今年他的第二家民宿開始建設。

越來越多“新葡萄溝人”帶來新活力:達瓦孜民俗風情園的沉浸式演藝《甜甜的葡萄迎賓客》,讓游客跟著演員學跳麥西熱甫﹔阿娜爾古麗庄園的親子研學課,教孩子們做烙畫、柳編、土陶等非遺代表性項目。夜游經濟也火了,玻璃水滑道上的尖叫聲此起彼伏,青蛙巷從“夜晚黑黢黢”變成“燈火鬧盈盈”。十多種新業態的出現,大大延長了游客的停留時間。

葡萄架下的幸福生活

現在的葡萄溝景區,居民正從“旁觀者”轉變為“參與者”,更成為文旅融合發展的“受益者”。

有一技之長的瓦熱斯江·亞森把自家庭院改成主題民宿,游客可以跟著他學做各種新疆美食﹔艾米迪汗·沙依木的葡萄採摘園,通過電商把干鮮果發往全國,年收入翻了兩倍﹔青蛙巷的居民紛紛擺起特色小攤,日均營業額超千元。

當地政府適時組織的“旅游+技能”培訓,讓更多居民實現“變身”:有人成了景區講解員,有人成了手工藝師傅,有人當上了民宿管家。

“61家民宿、37家特色餐飲店、19家農家樂、3處夜市……”細數這些年的變化,塔依爾自豪地說,如今,葡萄溝2282戶居民中,超七成端穩了“旅游飯碗”。( 賀江)

(責編:陳新輝、楊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