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援疆持續激發兵團高質量發展澎湃動能

7月3日,在位於山東省濟南市的“疆品入魯”新疆好品展銷館內人潮涌動,挑選新疆名特優產品的消費者絡繹不絕,堅果、牛羊肉等成了館內的“搶手貨”﹔在距離山東5000公裡的新疆,通過“魯品進疆 疆品入魯”線上平台,職工群眾動動指尖,即可買到山東省16個地市的眾多知名品牌特色產品。
從“單向支援”到“雙向賦能”,從 “點上幫扶”到“體系共建”,2023年以來,各援疆省市與受援地深化合作交流、促進互惠共贏,依托援疆資源與本地優勢,因地制宜全面推進產業援疆工作,實現產業發展互聯互通、優勢互補,產業援疆綜合效益持續提升,有力促進兵團經濟高質量發展。
河北省援疆干部創新思路,組建產業援疆小組團,以制度創新、模式突破、服務升級為重點,搭建虛擬產業園服務管理平台,推動成立二師河北商會,為河北企業與師市搭建合作橋梁。同時,將落地鐵門關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援疆項目全部納入虛擬產業園,多方聯動、整合資源,為入駐招商引資項目提供全方位、全鏈條服務,有效推動二師鐵門關市招商引資由“拼政策”向“拼服務”轉變。2023年至今,產業援疆小組團已引進14個項目落地鐵門關經濟技術開發區,涵蓋紡織、裝備制造、化工、雲計算等產業領域,總投資16.5億元。
在四師可克達拉市,新疆中雅科技有限公司總投資16億元的服務器用高性能電極箔項目首期生產線正高速運轉,預計實現年產值30億元﹔總投資37.12億元的金海生物60萬噸玉米深加工及配套熱電聯產項目正搶抓施工“黃金期”,預計在今年10月投入試生產,達產后年銷售收入將突破30億元……長期以來,江蘇省鎮江市積極發揮援疆作用,堅持精准招商與產業鏈延伸“雙輪驅動”戰略,助力四師可克達拉市逐步構建起化工、新材料、農副產品精深加工、生物制造四大主導產業,推動資源優勢不斷轉化為產業競爭力。
推進產學研融合,遼寧省積極促成中科院大連化物所、浙江大學、沈陽化工大學等科研院校院士團進疆,與新疆天業(集團)有限公司共同發起成立煤化工共性研究院和聯合實驗室,推動一批成果先后落地轉化,有力促進能源和產業“雙線”綠色轉型。2024年9月,新疆天業(集團)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年產25萬噸煤制乙醇和22.5萬噸氯乙烯的現代煤化工廠項目建成投產,形成以煤制合成氣為源頭、多種產業鏈條耦合互補的新發展格局。
眼下,在三師五十四團的農田裡,油莎豆長勢喜人,已進入管護關鍵期。為更好打造全國單體種植面積最大的油莎豆示范基地,廣東省著力將團場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投入援疆資金4000萬元,推動建設集油莎豆清洗、篩選、烘干、存儲、包裝於一體的油莎豆現代農業產業園,實現油莎豆加工鏈條的全機械化、自動化,讓產業鏈增值收益穩穩留在職工群眾的口袋。目前,該產業園已引進7家企業,開發10余種產品,預計11月底全面投產,年內產值可達1.5億元,新增就業崗位200余個。
產業興則百業興,產業強則經濟強。放眼天山南北,在對口援疆力量的大力支持下,兵團產業發展動力澎湃、活力奔涌:園區共建落實落細,帶動產業聯動升級﹔重點產業招商引資不斷取得新突破,各師市成為投資熱土﹔特色優勢產業不斷發展壯大,現代化產業體系日益完善……一批強產業、惠民生、促發展的援疆項目落地生根、投產見效,為兵團經濟高質量發展蓄勢賦能。(王素凡)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