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產業援疆 天山結出“幸福果”

2025年07月04日10:15 | 來源:新疆日報
小字號

6月30日,工人在疏勒縣魯疆情食用菌生態科技示范園智能大棚裡晾晒食用菌。 石榴雲/新疆日報記者約提克爾·尼加提攝

在廣袤的新疆大地上,產業援疆的交響曲正激越奏響。

在哈密戈壁灘上,河南援疆布局的風電機組與光伏板陣列向著天際舒展﹔在江蘇援疆支持建設的阿合奇縣6.5萬畝沙棘林裡,農戶們忙著採摘被譽為“金果果”的沙棘果……

產業是經濟發展的核心引擎。第九次全國對口支援新疆工作會議召開以來,19個援疆省市及中央單位持續深入推進以就業為導向的產業援疆,有力促進了區域協調,激活了發展動力,集聚了創新動能,筑牢了新疆高質量發展的根基。

精准匹配:當“新疆所需”遇見“援疆所能”

6月29日,“疆品南下 粵品北上”廣東對口援疆地區名優產品(中國國際中小企業博覽會)專場推介活動在廣州舉行。現場,5個農產品購銷重點項目集中簽約,金額達8000萬元。

這是粵疆產業協作的鮮活注腳——隨著新疆瓜果陸續成熟,“南下之旅”步履不停:預計7月中旬,首批伽師瓜將在採摘后24小時內裝箱發運至廣東佛山,讓當地市民品嘗到來自新疆的“甜蜜”。

“喀什地區是全疆重要的農業大區,期待與廣東企業在產銷合作、精深加工、農產品流通等領域深化合作,實現優勢互補、互利共贏。”喀什地區政協工委黨組成員、副主任艾尼瓦爾·吐爾遜表示。

在天山南北的綠洲間,更多“天作之合”正在上演。

福建援疆三明分指揮部利用瑪納斯縣豐富的棉籽殼、玉米芯資源,引入“五新”(新品種、新技術、新材料、新機具、新農藥)種菇技術,建設現代食用菌種植示范基地。在農技專家全程指導下,該縣農戶周紹杰的平菇種植純收入突破20萬元。項目更輻射帶動全縣80%鄉鎮形成食用菌產業鏈,打造出覆蓋6大特色產業基地的“非常6+1”產業援疆示范帶。

上海援疆以一場“標准革命”重塑傳統優勢,聯合東華大學制定“喀什優棉”團體標准,推動試驗田增產50%,並促成高端服裝制造等項目集中簽約6億元。一條貫通“育種田頭”到“終端衣櫃”的全產業鏈加速成型,讓新疆棉花煥發新生機。

山東援疆聚焦麥蓋提縣獨特自然稟賦,建設340畝新疆最大棗種質資源圃,引入“京滄1號”等優質品種,推動紅棗產業規模化、品牌化躍升。2024年,麥蓋提縣紅棗全產業鏈產值達56億元,戶均增收4880元,“中國棗谷”品牌影響力持續提升。

近兩年來,各援疆省市指揮部在既有基礎上持續發力:河北省印發《進一步深化冀疆產業合作工作方案》,安徽省形成《關於深化皖疆合作的調研報告(征求意見稿)》,湖南與新疆達成“疆電入湘”共識,廣東省推進“疆電入粵”及廣汽集團新能源汽車項目戰略對接……今日新疆,正沐浴在產業振興的晨曦中。

模式創新:打破邊界的產業協作新機制

3月12日,浙江省寧波市援疆指揮部與北京市援疆和田指揮部簽署共建協議,通過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推動產業發展與民族團結——這一打破傳統結對關系的創新實踐,彰顯援疆工作以智慧破局的探索精神。

作為河南省產業援疆的重要平台,由哈密市人民政府、河南省對口援疆前方指揮部、河南省新能源商會三方共建的豫哈零碳科技產業援疆平台探索“政府+商(協)會+企業”合作新模式,推動援疆工作向全社會參與、市場驅動、雙向合作轉變。成立一年,該平台為哈密引進項目投資總額近40億元。

在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江蘇產業園,“1+3”空間布局正成為產業援疆的新地標——阿圖什市昆山產業園、烏恰縣常州產業園、阿合奇縣無錫產業園如三顆產業明珠,串聯起克州產業走廊。

這一布局源於江蘇援疆首創的“逆向飛地”機制。“傳統飛地是產業‘飛出去’,而‘逆向飛地’是讓偏遠縣在核心區建園區。”昆山援疆工作組成員黃巍解釋道。針對阿合奇、烏恰兩縣因地理位置偏遠、基礎設施薄弱導致的產業招商難問題,江蘇省援疆指揮部創新突破地域限制,推動兩縣分別在阿圖什市規劃建設無錫產業園、常州產業園,項目稅費歸屬原縣。機制創新激活產業動能,短短三年撬動企業投資16億元。

廣東援疆在和田啟動“紗纖億紡織服裝產業互聯網平台”,聚合廣東、北京兩地援疆力量,打破省域結對界限,整合紡織服裝全鏈條資源推動智能化轉型,預計帶動千人就業,彰顯“相互賦能,布局全疆”的產業援疆新理念。

打破結對、全域協作。這種模式創新,讓援疆省市的資金、技術、人才與新疆的區位、資源、政策優勢同頻共振,開創了“優勢互補、互利共贏”新局面。

富民興疆:產業鏈延伸繪就增收實景圖

產業的落地,產業鏈條的延伸,最終指向百姓鼓起的錢袋子。

6月23日,新疆(新和)水晶鑽飾全產業鏈投產,6家領軍企業集中簽約入駐,標志著新和縣成功構建“原材料—精密制造—研發設計—品牌營銷—電商物流”全產業鏈,實現水晶鑽飾產業從單點突破向集群發展。

“這是浙江省最具特色的產業援疆項目之一。”浙江省援疆指揮部副指揮長、一級巡視員朱磊表示,水晶鑽飾產業是浙江援疆深化“十百千”專項行動的典范成果。項目達產后可形成15萬噸產能,帶動就業1.8萬人,成為南疆勞動密集型產業新標杆。

近兩年來,更多產業援疆項目結出富民碩果:

安徽省重點援疆項目——新疆徽岳記瓜蔞產業項目落戶皮山縣藏桂鄉,目前建成近5萬畝種植基地,帶動2500余人就業,年產值達5億元。

遼寧省堅持“造血提質”,圍繞遼寧22個重點產業集群與新疆“十大產業集群”結合點,安排產業發展資金9.8億元,全力支持塔城地區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

聚焦經濟高質量發展,2024年19個援疆省市投入援疆資金60余億元,支持新疆培育發展特色優勢產業、勞動密集型產業,增強“造血”功能。共培育壯大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30余個,支持建設現代農業基礎設施700余座﹔支持70余個園區基礎設施建設,促成援疆省市60余個園區與受援地40余個園區結對共建。

新疆積極搭建平台,引導援疆省市企業在疆投資興業,2024年,先后在克拉瑪依市、庫爾勒市、伊寧市、和田市舉辦4場產業援疆集中推介活動,簽約資金逾3500億元,為項目落地奠定堅實基礎。

中央企業亦深度參與。2024年,40多家中央企業在疆實施336個項目,實際完成投資超2800億元。今年,著眼於為國家發展全局作出更大貢獻,圍繞油氣、煤炭、礦產、新能源和重大基建等領域,中央企業計劃在疆完成重點項目投資超3800億元,攜手新疆推動產業興疆再結碩果。

晨光中的天山巍峨依舊,山腳下的產業圖景已然煥新。產業援疆的壯闊畫卷上,正濃墨重彩地書寫著19個省市與新疆共生共榮的嶄新篇章。(石鑫)

(責編:陳新輝、楊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