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著高速看新疆丨從閉塞巷落到爆款景區 喀贊其的奮力一躍

六月的伊犁河谷陽光熾烈,當汽車駛入喀贊其民俗旅游區時,69歲的庫爾班江·馬木提正站在自家院落門口,用流利的普通話向游客介紹維吾爾族傳統樂器都塔爾。他身后的庭院裡,葡萄架下的長桌上擺滿時令水果、馕餅和奶茶,來自天南海北的游客圍坐在一起,快門聲與歡笑聲此起彼伏。
6月24日,“沿著高速看新疆”大型全媒體採訪團首站來到伊寧市喀贊其民俗旅游區,這個曾經藏在深閨的老城區,正憑借交通的跨越式發展,上演著“路通景興、人至業旺”的動人故事。
幾年前,庫爾班江家的大門前是一條坑窪不平的土路。“那時候別說游客了,連本地人都很少往這邊走。”老人摩挲著手中的茶碗,眼神裡滿是感慨,“現在好了,高速路通了,旅游環線把我們旅游區和賽裡木湖景區、那拉提景區串在了一起,旅游旺季時,每天來家裡參觀的游客有五六百人,一個月收入近2萬元。”
G30高速讓游客欣賞完湖泊、草原等北疆壯美的自然風光后,能夠輕鬆來到這裡,感受獨特的民俗文化。如今,喀贊其民俗旅游區已成為游客領略多民族文化交融的重要窗口。在庫爾班江家,游客們圍坐在一起,品嘗香甜的茶點,沉浸式體驗新疆的民俗風情。像庫爾班江家這樣的體驗點,喀贊其民俗旅游區有88處。
通過改造升級,老城區成了集民居保護、文化傳承、特色體驗於一體的大型人文景區,吸納當地3000余人就業,在保護傳承歷史文化遺產的同時,帶動了群眾增收致富。
在喀贊其民俗旅游區“哈迪克”(馬車)停車場,不到20分鐘,就有一輛馬車出發,載著游客游覽特色街巷和民居。
“剛剛觀看了精彩的文藝表演,新疆的歌舞很有感染力,讓人印象深刻,現在准備坐馬車去品嘗當地美食。”當日,重慶游客郝瑞娟攜家人在喀贊其民俗旅游區游玩,孩子們第一次乘坐馬車非常激動。
前進街歷史文化街區是伊寧市歷史文化名城的重要名片,也是喀贊其民俗旅游區的重要出入口。
今年,伊寧市實施了前進街歷史文化街區提升改造工程,施工范圍包括改造供水管網、新建停車場、架空線纜入地、道路修繕、歷史建筑修復等。
“項目實施以來,改變了這一片區臟亂差的現象,弱電、強電全部入地,景區景色更好。項目完成后,居民出行更加便利,游客體驗也會更豐富。”伊寧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歷史文化名城辦公室主任李斌說。
交通線路的完善還激活了喀贊其民俗旅游區業態升級。在庫爾班江家隔壁,曾經閑置的老宅如今成了網紅民宿“藍色小院”,主人麥合麗亞木·阿不力米提介紹,自從旅游環線開通后,一到旅游旺季,民宿天天客滿,“以前客人抱怨交通不便,現在從機場到這裡打車只要20分鐘,好多回頭客都是因為交通方便再來的。”
喀贊其民俗旅游區入口處的商戶也感觸頗深。賣手工冰淇淋的玉山江·艾山江說:“以前來店裡的主要是本地人,現在旅游大巴來了,我一天能賣出去三四百份。”他指著不遠處的旅游專線站牌說,“旅游專線直通景區,游客下車就能嘗到正宗的伊犁味道。”
從曾經的老城區,到如今的爆款景區,喀贊其的奮力一躍,是新疆交通與旅游融合發展成果的生動寫照。正如庫爾班江所說:“路通了,心就亮了,我們的好日子還在后頭。”(馬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