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江阿古麗·艾山:牧區走出的全國道德模范

2025年06月21日09:49 | 來源:新疆日報
小字號

從牧民的孩子成長為全國道德模范,江阿古麗·艾山走出了自己的逆襲人生路。

1965年,江阿古麗出生在新疆尼勒克縣的一個牧民家中,放假的時候她會跟著父母一起在草原上放牧。常年放牧會遇到摔傷、骨折等情況,這也形成了獨特的哈薩克族治療方式。

多年來,江阿古麗憑借高超的醫術贏得了各族群眾的認可。今年5月,江阿古麗榮獲第九屆全國道德模范稱號。

這份醫者之路,始於她13歲時的一場意外。當時,江阿古麗在草原玩耍時不慎摔倒,導致鎖骨骨折,強烈的疼痛感讓她淚如泉涌。母親不停地安慰著她,父親則騎上馬去找江阿古麗的姑姑。

江阿古麗的姑姑是附近小有名氣的醫生,對於處理骨折很有經驗。姑姑連夜趕來之后用哈薩克族接骨手法緩解了江阿古麗的疼痛。“第二天起來就沒那麼疼了,當時我就對姑姑說,我要跟你學醫。”江阿古麗說。

后來,江阿古麗考上了當時的伊寧衛生學校,畢業后在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友誼醫院工作。后來因掌握了一手接骨、正骨“絕活”,被調入伊犁哈薩克自治州中醫醫院,這一干就是32年。如今,已經退休的江阿古麗又被返聘回醫院,繼續在為患者解除病痛。

“江醫生,謝謝你啊,要不是你,我現在還站不起來。”今年3月底,一個從哈薩克斯坦打過來的微信視頻,揭開了18年前的一段往事。

第一次見到哈薩克斯坦患者古麗孜拉時,江阿古麗很震驚:患者因患有嚴重的骨質疏鬆症,骨骼變得非常脆弱,即便是再普通的碰撞都會導致患者骨折,甚至無法行走和長時間保持坐姿,這種情況也被醫學界稱之為“玻璃人”。古麗孜拉走遍了哈薩克斯坦各大醫院,又前往中國上海尋求治療,都無法解決這一疑難雜症。

一次偶然的機會,古麗孜拉聽說了江阿古麗有可能治療這種疾病,果斷退了返回哈薩克斯坦的機票,改飛伊寧。江阿古麗沒有讓她失望,通過長達3個月的治療,古麗孜拉出了院,又經過一段時間的恢復后已經可以正常行走了,生活質量得到了大幅提升。

1998年5月,懷有身孕的江阿古麗接到了一個特殊的求助電話:福利院的一名叫黨康的孤兒因跌倒導致骨折,由於工作人員少、工作任務重,無法每天帶著黨康來治療。江阿古麗到醫院藥房帶著繃帶和藥品,趕到20多公裡外的孤兒院用哈薩克醫傳統正骨手法為黨康治療。忙完已是深夜11時了,她這才想起還在幼兒園的大女兒。此后近一個月,她每天下班后,挺著大肚子,帶著大女兒,堅持為黨康做康復治療。

“作為一名醫生,我最大的願望就是讓每一位患者都能減輕病痛,健健康康的生活。”江阿古麗說。(宋衛國)

(責編:陳新輝、楊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