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詩人沈葦:“新疆是我‘不在場的在場’”

2025年06月20日10:50 | 來源:新疆日報
小字號

“新疆是我永遠的魂牽夢繞,是我‘不在場的在場’,也是我此生不會中斷的寫作主題。新疆就在我心裡,就像隨身攜帶故鄉和語言一樣,不會丟失。”6月18日,在第三十一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新疆展館,浙江省作家協會副主席、詩人沈葦分享了他30年的新疆情緣。

當日,新疆人民出版社正式發布《魯迅文學獎新疆作家文叢》,這套文叢匯集了周濤、沈葦、韓子勇、劉亮程等作家的新疆題材作品,展現了新疆文學的深厚底蘊與多元探索。沈葦詩集《在瞬間逗留》獲得首屆魯迅文學獎。

沈葦是浙江湖州人,1988年秋天坐了四天三夜的綠皮火車進疆,2018年冬天重返故鄉。他在新疆生活工作了30年,做過中學教師、新聞記者、專業作家,曾擔任《西部》文學雜志主編、新疆作家協會常務副主席兼秘書長。在新疆,他去過樓蘭、麻扎塔格等多個沙漠深處的地方,六上帕米爾高原,十多次穿越天山。

在沈葦心中,新疆就是一本“大書”,也是一部“奇書”。“她是以天山為書脊打開的一冊經典,南疆、北疆是她的頁碼,沙漠、綠洲、草原、群山都是她的文字。”沈葦說,新疆的沙漠戈壁是荒涼的,但文化是十分燦爛的,這是一種表面上的荒涼和骨子裡的燦爛,他為自己曾在新疆生活過30年感到欣慰和自豪。

在新疆工作和生活期間,沈葦出版了《在瞬間逗留》《我的塵土我的坦途》《沈葦詩選》《新疆詩章》《博格達信札》等10部詩集,《新疆詞典》《正午的詩神》《沈葦散文自選集》等多部散文隨筆集,還有文化研究專著、旅行手冊、舞台藝術劇本等。“單一化地表達新疆是遠遠不夠的,必須立體地呈現新疆。寫作體裁和內容的多樣化,正可以對應新疆的豐盛、多元。”沈葦希望以自己主張的“混血寫作”,來表達和塑造出一個立體的新疆。

沈葦寫新疆的詩歌有上千首,本次收入《魯迅文學獎新疆作家文叢》的《沈葦自選集·沙之書》,是他新疆題材詩歌的自選集,選取他1989年到2024年創作的140多首詩歌。沈葦以充滿探索性和創造力的詩歌寫作,與這片他深愛的土地融為一體。圖書的腰封上,他寫下這樣一段話:“新疆是我的人生奇遇和文學再啟蒙。30年后重返江南,她仍是我心中神聖的存在——啟示錄般的亞洲黃金腹地……”

沈葦用三十載光陰丈量新疆的遼闊,以千萬文字鐫刻這片土地的靈魂。正如他所說:“新疆不是所謂的‘詩和遠方’中的‘遠方’,也不是一首能夠輕易捕獲的‘詩’,而是一首需要我們嘔心瀝血去書寫的偉大史詩。”(賈春霞)

(責編:陳新輝、楊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