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哈密“三個湖”看新疆煤化工產業

夜色中的伊吾工業園區淖毛湖煤化工循環經濟產業區(6月15日無人機攝)。 李向東攝
6月15日,航拍新疆大型全媒體採風團來到哈密市伊吾工業園區淖毛湖煤化工循環經濟產業區,拍攝園區夜景。
晚霞中,園區內的大中型煤炭煤化工企業逐一點亮燈光,燈光璀璨的工業廠房鱗次櫛比、輸煤管道凌空飛渡、載重貨車往來飛馳……一幅生機勃勃的現代工業畫卷呈現在人們面前。
淖毛湖是伊吾縣的一個鎮,區域內擁有豐富的煤炭資源,主煤種為高含油煤,煤焦油產率平均達10%,最高達20%,是全國乃至全世界罕有的優質化工原料煤。
“好煤”不能賤賣,必須靠深加工提升效益。2006年,伊吾工業園區設立,引進新疆廣匯新能源有限公司,開啟了煤化工產業的規模化發展之路。2011年,新疆廣匯新能源有限公司建成投產,以淖毛湖“富油煤”為原料,年產120萬噸甲醇、7億立方米LNG(液化天然氣)。10多年來,新疆廣匯新能源有限公司在伊吾縣不斷延伸產業鏈,除了甲醇、LNG,還生產重質酚、輕質酚、混酚、硫酸銨等化工產品,形成從上游煤炭開採到下游精細化工產品生產的完整鏈條,成為伊吾縣煤化工循環經濟產業鏈的代表性企業之一。
歷經多年發展,伊吾工業園區引進了一大批煤炭煤化工企業。2016年,伊吾工業園區獲批自治區級工業園區。2020年,伊吾工業園區開始“擴容”,總規劃面積由10平方公裡增加到20平方公裡,形成“一園三區”格局:淖毛湖煤化工循環經濟產業區,主導產業是煤炭清潔利用、煤化工等﹔白石湖煤炭高效綜合利用產業區,聚焦發展煤炭分級分質利用產業等﹔另外還有鹽池特色農產品產業區。
培育新產業,增強新動能。淖毛湖煤化工循環經濟產業區以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為目標,發展勢頭強勁,入駐各類企業數十家,提供就業崗位2萬多個,主要工業產品包括煤制甲醇、LNG、煤焦油、提質煤、聚丙烯、甲醛、甲縮醛、多聚甲醛等,成為新疆煤化工產業發展的重要園區。
在淖毛湖煤化工循環經濟產業區的帶動下,淖毛湖鎮城鎮化建設、基礎設施及公共設施建設獲得大發展,成為東天山腳下的明星鎮。
2023年7月,新疆慧能煤清潔高效利用有限公司的1500萬噸/年煤炭清潔高效利用項目,在白石湖煤炭高效綜合利用產業區開工。該項目總投資85.8億元,採用低階煤低溫熱解技術實現煤炭分級分質清潔高效利用,入選國家發展改革委《綠色低碳先進技術示范項目清單(第二批)》。主要建設內容包括:1500萬噸/年煤熱解裝置、煤分解氣綜合利用制氫副產液化天然氣裝置及生產輔助設施等。當前,該項目已進入設備安裝關鍵階段,計劃今年底完成主要裝置建設,2026年投產。
2024年10月,新疆廣匯實業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投資164.8億元的1500萬噸/年煤炭分質分級利用示范項目在白石湖煤炭高效綜合利用產業區開工。該項目建成投產后,每年可生產提質煤714萬噸、煤焦油150萬噸、燃料電池氫氣2萬噸、液體二氧化碳50萬噸,直接創造就業崗位2160個、間接帶動社會就業近萬人。
走進巴裡坤哈薩克自治縣岔哈泉園區,總投資1700億元的國家能源集團哈密能源集成創新基地項目正在加緊建設。
岔哈泉園區位於該縣三塘湖鎮。該項目2024年3月底啟動基礎設施建設,當年10月8日開工,依托三塘湖區域世界罕見的富油煤和風光資源,按照“煤、油、氣、化、熱、電、新能源”一體化模式進行建設,打造國家煤制油氣戰略基地,其第一階段項目投資900億元,以1500萬噸/年岔哈泉一號露天礦為配套煤礦,建設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及配套新能源等項目,計劃2027年底建成投產。
國家能源集團哈密能源集成創新基地項目是全球首個應用二代技術直接液化煤制油項目,預計產出的油品將超過400萬噸。中國工程院院士袁亮表示,這一技術的應用將極大地提高煤制油的效率和環保性能,彰顯了我國在煤制油領域的技術實力。
從淖毛湖到白石湖,再到三塘湖,哈密的煤炭煤化工產業在經濟效益、產能規模、技術創新上實現了一次次躍升,這正是新疆煤化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縮影。(魏永貴 張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