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新疆兩地林長制工作獲國家表彰 生態建設成效顯著

2025年06月17日12:27 |
小字號

近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公布2024年全面推行林長制成效顯著市縣級表彰名單,新疆巴州、和田地區於田縣雙雙入選。兩地通過制度創新和科技賦能,在生態保護、防沙治沙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為新疆綠色發展注入新動能。

筑牢生態屏障,守護綠色家園。巴州以林長制為引領,進一步完善工作機制,構建起嚴密的管護網格管理。2024年,全州各級林長全年累計開展巡林巡查15755次,解決問題1058個,實現連續27年未發生森林草原重大火災。在塔裡木河流域,完成塔河干流生態綜合治理22萬畝,實施胡楊林區引洪補水183.08萬畝,有效改善流域生態環境。

聯防聯治聚合力,超額完成治理任務。巴州深入落實“挑重擔、建標杆、做示范”的要求,全州累計完成治理面積397.06萬畝,超計劃完成250.99萬畝,率先完成塔克拉瑪干沙漠鎖邊工程任務,為全疆阻擊戰“合龍”任務做出貢獻。通過創新“三北”工程項目資金提級管理,有效解決林草項目資金“支付慢”的難題。同時,巴州積極推動跨區域合作,與青海省海西州、第二師林草局聯防聯治協議,率先在全疆建成防沙治沙站並投入使用。

創新治理模式,科技賦能治沙。地處於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的於田縣,探索出獨具特色的“梯田治沙”,高質量完成76公裡塔克拉瑪干沙漠鎖邊合龍任務,佔全疆鎖邊任務的26.6%。當地還與3所高校、4個研發平台合作,這種“產學研用”相結合的模式,為荒漠化防治提供了科技支撐。

產業帶動振興,實現生態富民。於田縣還創新推廣“於田模式”,將21.56萬畝沙地劃撥13個鄉鎮112個村,與1929戶農民簽訂了土地承包協議。引導農戶種植肉蓯蓉、玫瑰等特色產業,累計帶動全縣1.9萬余人就業,實現人均增收12000余元。目前,全縣落地中藥材和食品加工企業10家,合作社23個,大戶1888個,中藥材交易市場年交易額達5.5億元。

兩地的創新實踐為全國防沙治沙工作提供了寶貴經驗,此次表彰也激勵更多地區探索生態文明建設新途徑,筑牢美麗新疆生態安全屏障。

來源: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林業和草原局

(責編:陳新輝、楊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