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喀什大學實施“三維引才”機制 考察僅3天,58名博士決定留下任教

2025年05月30日10:37 | 來源:新疆日報
小字號

“下個月就入職了,很期待和學生見面。”5月27日,海歸博士張婷通過喀什大學高層次人才引進,正式成為該校生命與地理科學學院的一名教師。

張婷所學專業是生物融合系統學,雖然才32歲,但從事生物學、疾病學等方面的研究已近10年,並以第一作者身份在核心期刊發表論文14篇,是喀什大學理學學科建設急需的人才。

今年4月,喀什大學首次舉行百名博士喀什行活動,邀請了國內外108名青年博士到喀什實地參觀考察、開展學術交流。3天時間裡,博士們走進校園、重點實驗室,了解學科建設,還考察了新疆自貿試驗區喀什片區,一些從未來過新疆的博士對喀什有了更具象的認識。

活動結束后,他們認為,喀什大學正處於發展機遇期、學術平台優勢突出,是青年人才實現人生價值的理想之地,包括張婷在內的58名博士與學校達成了入職意向。

緣何僅用3天時間,58名博士就決定留喀任教?

今年以來,喀什大學深化人才制度改革、創新高層次人才引進方式的多維實踐,實施了“三維引才”機制:組建專項小組分赴42所援疆高校開展引才專項行動,組織專人赴全國10余個省市進行高層次人才招聘,一周內即收獲了97份博士入職意向﹔實施“體驗式引才”,全額承擔交通食宿費用,邀請有意向來喀什的青年博士實地考察﹔構建“17項保障體系”,從科研啟動經費、職稱評審綠色通道到領軍人才專項崗位等,全面優化人才生態。

近年來,喀什大學緊抓共建“一帶一路”機遇,實現辦學空間與學科建設的跨越式發展。2024年獲批博士學位授予單位后,該校將人才戰略提升至新高度,出台有關人才工作3年行動方案,明確每年投入不少於5000萬元專項資金實施“人才強校”工程,重點引進新工科、新醫科等領域高層次人才,3年共引進300名博士。

引進人才只是第一步,關鍵要留得住、用得好。中山大學博士包瑩入職喀什大學人文學院后,不僅獲得30萬元安家費,更通過校地聯動機制與當地文化機構建立深度合作。“學校搭建的科研橋梁,讓我能深入挖掘新疆文學寶藏。”正在籌備國家社科項目的包瑩說。

“所有的制度改革,核心都是為新人提供新平台、新機遇、新待遇,讓學校成為大家干事創業的沃土。”喀什大學黨委書記丁邦文表示,喀什大學肩負服務共建“一帶一路”國家、促進南疆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任,期待更多的青年博士扎根喀什,以專業優勢和創新精神助力南疆高質量發展。(趙西婭、常勉)

(責編:陳新輝、楊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