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喀什古城的巨型銅壺出自他家

2025年05月27日10:07 | 來源:新疆日報
小字號

“我喜歡聽鐵錘敲打銅皮的聲音,失眠的時候聽這個聲音就會睡著,而且睡得特別好。”21歲的阿布都克尤木·艾力腼腆地笑著說。

阿布都克尤木和哥哥阿卜杜熱伊木·艾力是喀什銅器第六代傳承人,他們自小便跟著爺爺和爸爸學習制作銅器。

5月23日下午,阿布都克尤木坐在位於喀什古城景區的店鋪門口,給一個咖啡杯固定手柄,鐵錘小心地敲著銅杯邊緣,防止碰到已經雕刻好的花紋,“這是我們的新品,上了顏色非常漂亮,顧客很喜歡!”

店鋪門口挂著一張拍攝於14年前的照片,在父親的銅器作坊前,7歲的阿布都克尤木與爺爺、父親、哥哥、弟弟以及父親的幾個學徒同框,成為珍貴的回憶。景區裡的店鋪以銷售產品為主,生產作坊搬到了景區外,因為景區裡人流量大,他們擔心制作過程中產生的火花會傷到游客。

“哥哥大我兩歲,父親會多教他一些,我跟在旁邊幫忙,10歲以后才真正開始學手藝。”阿布都克尤木說。

父親去世得早,卻把手藝完整地留給了他們。切料、造型、淬火、拋光、刻紋、打磨……這些手藝哥倆早已爐火純青,店裡擺放的絕大部分產品都出自他們之手,哥倆甚至可以隻聽顧客描述,就制作出顧客喜歡的樣式。

叮叮當當的敲擊聲,伴隨著阿布都克尤木的童年,並帶著他找到了一條自己想走的路。

“以前,我沒有想過繼承這門手藝,后來越做越喜歡,就決定一直做下去。”阿布都克尤木說。

吸引阿布都克尤木成為一位“守藝人”的是作為一名匠人的自豪感。每當看著尋常的銅片在自己手中被雕琢敲打成精美的藝術品,他就很高興。

“就算是最小的銅器,不砸上幾百錘都是達不到要求的。”阿布都克尤木說,“我做過其他生意,后來發現還是父親留下的手藝更適合我。”

來自天南海北的游客也給了阿布都克尤木堅持下去的信心。喀什古城景區越變越美、基礎設施越來越完善、營商環境越來越好,傳統手藝在這裡煥發出新光彩,60多家店鋪傳承著傳統技藝,其中40多家挂上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店鋪標識牌。

過去,哥倆制作的銅器大部分賣往新疆各地的餐飲店,如今,來自全國各地的零售額佔據他們收入的絕大部分。他們也緊跟市場需求,制作沙漠咖啡爐等新產品,把銅器及銅器制作過程拍出來發在短視頻平台上,收入一年比一年好。今年前四月,哥倆收入已近20萬元。

“喀什古城景區門口有一個巨型銅壺,那個就是我們家制作的,最近我們還接了不少同行的訂單,老手藝讓我們過上了好日子。”阿布都克尤木說。(加孜拉·泥斯拜克)

(責編:陳新輝、楊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