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尋找疏勒的“古”與“新”

2025年05月22日10:44 | 來源:新疆日報
小字號

在“小紅書”“攜程”等旅游平台上,新疆疏勒縣的張騫絲路文化景區是旅游達人爭相推薦的地方。旅游達人“小羊的旅游日記”更是大力推薦:“在這個景區裡可以欣賞美景、了解歷史,疏勒縣的‘古’與‘新’都在你的眼前。”

疏勒,唐代著名的“安西四鎮”之一,更是古絲綢之路南北兩道的關鍵交會點,素有“黃金走廊”的美譽。早在公元前138年(西漢建元三年)張騫出使西域的歷史記載中,便有“疏勒國,王治疏勒城”的文字留存。張騫絲路文化景區的創建,正是深入挖掘和傳承張騫出使西域、開拓絲路的偉大精神,再現古絲綢之路、展示“一帶一路”風採的生動實踐。景區內的眾多景點圍繞著絲路文化展開,如張騫紀念館·疏勒博物館、古絲綢之路文化藝術廊道等,讓游客能夠近距離感受古疏勒在絲綢之路上的重要地位和輝煌歷史。

張騫絲路文化景區坐落於疏勒縣城東側,南接315國道,西至坤巴斯路,北抵建設東路,交通十分便利。景區總佔地面積約1300畝,其中水域面積達400畝,規模宏大。自2010年面向游客開放以來,歷經多次精心改造與品質提升,於2024年成功獲評自治區級研學旅游基地和國家4A級景區,成為疏勒縣旅游的一張閃亮名片。

疏勒縣文化體育廣播電視和旅游局黨組副書記、局長湯太勇介紹,“近年來,張騫絲路文化景區憑借深厚的歷史底蘊與豐富的文化資源,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探尋絲路文化奧秘。景區的自駕車營地將自然風景與現代設施完美結合,已成為自駕游愛好者的理想之地。營地內配備了可洗澡的衛生間、充電樁、智慧化停車系統、生活用水等設施,一應俱全,為游客提供舒適便捷的出行保障。每年夏季,來自周邊縣市及外地的游客紛紛驅車前來,在這裡扎起帳篷,伴著星空入眠,清晨在鳥鳴聲中醒來,盡情享受大自然的寧靜與美好。”

“作為景區的核心區域,張騫紀念館·疏勒博物館採用了仿漢代建筑設計,分為兩層,現有展出文物共計113件,各類資料展品200余件。”博物館館長古麗拜爾·艾爾肯介紹,館內運用文物陳列、觸摸屏交互、投影映射及互動地面屏等多媒體技術,生動再現張騫出使西域的輝煌歷程。游客輕觸屏幕,便能深入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投影映射將張騫出使西域途中的艱難險阻生動呈現,配合互動的磚屏,讓游客仿佛踏上張騫的西行之路﹔館內創新的展示方式,讓絲路歷史畫卷以鮮活姿態徐徐展開。

該景區講解員崔佳莉非常喜歡帶著游客“逛”景區,給大家講解這裡的文化歷史。在她看來,從開城儀式到文化廣場,再到疏勒樂舞廣場,都有各自好玩的地方。在景區北門可以欣賞開城儀式、看歌舞表演、欣賞民俗表演﹔在文化園體驗壯闊旅程,觀賞文化長卷,領略先驅風採,感受絲綢之路文化的獨特韻味﹔走進張騫歷史文化長廊和古絲綢之路文化藝術廊道,通過一張張圖片和文字解說,讓游客在欣賞美景的同時,也能深刻感受到歷史的厚重和文化的魅力。“每到春夏,蓮湖邊大片花海競相綻放,鬆果菊、鳶尾花等各類花卉爭奇斗艷,紅的似火、粉的像霞、白的如雪,在微風中搖曳生姿,與湖水、藍天相映成趣,這裡是游客最喜歡的打卡地。景區的‘大片’都是游客拍的。”崔佳莉說。

近年來,隨著新疆旅游業的快速發展,張騫絲路文化景區也在不斷提質增效,展現出全新活力。游客服務中心內的文旅演藝劇場,裝修改造后會將新疆風景主題歌舞晚會《新疆是個好地方》以及原創歷史劇《班超》等劇目搬到舞台,新排舞劇《疏勒樂舞》也將在今年與觀眾見面。除此之外,景區還在不斷納入新的旅游業態,新建了以自然、文化、生態為主題的生物多樣性博物館,陳列來自世界各地的珍稀動植物標本、生態景觀模型以及豐富的科普資料,為游客提供更多了解自然和生態文化的機會。景區憑借其深厚的歷史底蘊、豐富的文化資源和不斷創新發展的業態,正逐漸成為喀什旅游的新亮點。

“我們希望未來游客提到喀什,除了游覽喀什古城景區,還可以觸摸歷史的脈絡,來張騫絲路文化景區游覽。”湯太勇說。(阿比拜)

(責編:陳新輝、楊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