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國—中亞產學研用合作會議在烏魯木齊舉行
馬興瑞懷進鵬致辭 祖木熱提·吾布力努爾蘭·阿不都滿金何忠友出席

5月12日,2025中國—中亞產學研用合作會議在新疆國際會展中心舉行,各方共商深化產學研用合作,推動中國和中亞國家打造更加緊密的合作平台,攜手以高水平創新促進高質量發展。
自治區黨委書記馬興瑞,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懷進鵬,白俄羅斯教育部部長伊萬涅茨,哈薩克斯坦科學和高等教育部部長努爾別克,烏茲別克斯坦高等教育、科學和創新部部長沙裡波夫出席會議並致辭。
自治區人大常委會主任祖木熱提·吾布力,自治區政協主席努爾蘭·阿不都滿金,自治區黨委副書記、兵團政委何忠友出席會議。
馬興瑞在致辭中指出,在首屆中國—中亞峰會上,習近平主席和中亞五國元首一致同意,攜手構建更加緊密的中國—中亞命運共同體。舉辦此次會議,是落實峰會成果的具體行動,必將有力促進各國人才培養、科技創新、產業升級。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新征程上,習近平主席和中共中央作出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制造強國的戰略部署,要求一體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事業發展,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新疆完整准確全面貫徹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治疆方略,正在積極探索教育科技人才發展之路,大力推動產學研用深度融合,因地制宜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我們願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和中國—中亞峰會機制框架下,同各國一道,大力弘揚“絲路精神”,深化拓展地方間產學研用合作新空間,更好造福各國人民。
懷進鵬表示,近年來,教育部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先后舉辦多場教育國際論壇、會議,中國高校同中亞高校在農業、醫療健康、能源等諸多領域開展了務實合作,通過搭建合作平台共繪長效發展藍圖,通過創設培養項目共育創新人才隊伍,通過深化科研交流共建多元合作格局,為促進區域發展、增進人民福祉發揮了重要作用。中國同中亞國家關系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廣泛的現實需求、堅實的民意基礎,在新時代煥發出勃勃生機和旺盛活力。中國教育部願攜手中亞各國,進一步深化教育領域交流合作,探索產學研用協同創新的新模式、新路徑,實現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的有機銜接,共同推動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外方嘉賓在致辭中表示,借助中國—中亞產學研用合作會議機制,各國將進一步釋放教育合作潛力,加快技術創新和科學研究步伐。將積極加強與中國高等院校密切合作,深化產學研用融合發展,不斷把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產力,更好服務各國繁榮發展。
新疆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吉爾吉斯斯坦奧什國立大學、國家能源投資集團代表作了交流發言。
會上,中外有關高校簽署了合作協議。教育部新疆高等研究院正式啟動建設。
會前,馬興瑞、懷進鵬等中外嘉賓共同觀看“留學中國·學在新疆”教育推廣展,見証“留學中國”品牌形象及綜合服務平台發布,並同來華留學生代表合影留念。
伊朗科學、研究和技術部部長薩拉夫,哈薩克斯坦教育部部長別伊謝姆巴耶夫,吉爾吉斯斯坦教育和科學部部長肯季爾巴耶娃,塔吉克斯坦教育和科學部部長薩義德佐達,土庫曼斯坦教育部部長古爾班蓋爾季耶夫,俄羅斯科學和高等教育部副部長莫吉列夫斯基,俄羅斯教育部代理部長科爾涅耶夫等外國嘉賓,有關外國駐華使節、國際組織代表、外國高校代表等參加會議。
會議由教育部副部長吳岩主持,教育部副部長王光彥,陳偉俊、王建新、哈丹·卡賓等自治區領導,部分省區市教育部門負責同志,部分高校負責同志和院士專家代表,自治區和兵團有關單位負責同志等參加會議。
會議期間,中外嘉賓還將圍繞能源、人才、農業、健康、國際中文教育、職業教育等舉行一系列專題研討會。(王興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