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煌70年 奮進新征程丨昌吉躍升

5月7日到10日,航拍新疆大型全媒體採風活動首站走進昌吉回族自治州,當無人機掠過新疆准東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工業矩陣,鏡頭裡,現代產業展現澎湃動能﹔俯瞰昌吉市區,綠色產業園區與生態新城交相輝映﹔放眼庭州,縣域特色經濟帶錯位協同發展。
作為新疆經濟發展的排頭兵之一,今年昌吉州全力推進強准東引擎、強昌吉州府、強縣域經濟、強營商環境“四強戰略”。
一季度,昌吉州612家規上工業企業實現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1%,多項經濟社會發展指標實現較大幅度增長,全力建設中國式現代化新疆實踐的典范地州交出亮眼答卷。
強准東引擎
爭當新型工業化建設排頭兵
5月8日7時,位於准東開發區的新疆宜化礦業有限公司露天煤礦裡,無人駕駛的礦卡已開始穿梭。
“礦區13個崗位實現了無人值守,數據集中控制達到100%。”該公司機電中心副總工程師何大成介紹,隨著年底礦卡增至300輛,傳統能源基地將實現智能化蛻變。
同樣位於准東開發區的新疆國泰新華化工有限責任公司,用煤矸石替代高嶺土入爐,一季度節約成本60萬元﹔准東年產20億立方米煤制天然氣項目開創國內首次使用大型環保型固定床氣化工藝先河。項目建成后,生產的天然氣將通過西氣東輸管線輸送至江浙一帶,年產量可滿足500萬個家庭一年的用氣需求。
准東開發區共有1600余家企業,是新疆唯一產值過千億元的園區。當產業轉型升級浪潮襲來,准東開發區如何“乘風破浪”?
3月25日,百名博士入駐准東企業,為企業創新發展提供科技人才支撐。准東開發區已建成19家自治區級以上創新平台。在這裡,152個重大項目、超4400億元投資正推動現代煤化工、新材料、新能源等六大核心產業發展,今年一季度,准東開發區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7%。
今年,准東開發區提出強准東引擎、扛准東擔當、展准東作為,著力在“質的有效提升”上示范引領,在“量的高速增長”上走在前列,全力推動綜合經濟實力提升至新量級。
按照規劃,到2027年,准東開發區主要經濟指標較2023年實現倍增,工業總產值達2500億元以上,年均增長18%﹔到2030年,准東開發區地區生產總值、工業總產值、外資外貿總量較2023年翻兩番。
為此,准東開發區加快打造“2+3”產業集群,即現代煤化工、硅鋁新材料兩大千億級產業集群,以及煤炭清潔利用、煤電、新能源三個百億級產業集群。加快“三區一園一支點”建設,即現代煤化工產業示范區、新型電力系統先行區、新材料產業集聚區、國家循環化改造試點示范園區,建設全國能源資源戰略保障基地的重要支點,爭當新疆新型工業化建設排頭兵。
強昌吉州府
一市兩區疊加“雙城記”
昌吉市現代畜牧產業園的早晨是從“旋轉木馬”開始的。直徑20米的轉盤式擠奶機旁,80頭荷斯坦奶牛正進行晨間“打卡”。電子耳標記錄著每頭牛的健康數據,速冷罐裡的鮮奶,被保溫車運送至加工廠。
別小看這個“藏”在鄉村的現代畜牧產業園,它所在的阿什裡哈薩克族鄉地處世界公認的“黃金奶源帶”。目前,該產業園擁有規模化養殖場48家、機械化擠奶廳9個,奶牛養殖機械化率達70%以上,日產優質鮮牛奶250噸,成為全疆重要的畜產品供應基地。
由此向北幾十公裡,在新疆藍山屯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實驗室,科研人員正對生物降解地膜材料的性能進行檢測。“這種新型生物降解地膜可在土壤中降解為二氧化碳、水和礦物質,目前已在7省市推廣百萬畝。”該公司中央研究院研發二部部長郝海賓展示著最新成果。
夜間的新疆大劇院點亮文旅經濟。《千回西域》演出與在建的金普頓酒店集群、戲劇幻城等文旅項目共同勾勒城市璀璨天際線。
作為昌吉州的州府城市,昌吉市瞄准百萬人口規模的新興城市目標,正以“西文東市”的新格局書寫“雙城記”——西部職教高地培育產業新軍,東部文旅矩陣釋放消費動能。深度做好“城、河、文、產、民”五篇文章,培育壯大現代物流、金融服務、科技服務、商務會展、文化旅游、健康養老和社區服務七大主導產業。
昌吉州提出加快推進昌吉市與昌吉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昌吉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一市兩區”產城融合發展。“一市兩區”產城融合是“強州府”的引力之源,在“兩區協同”戰略框架下,昌吉市通過國土空間規劃、城市建設治理、社會事務管理的全面統一,推動經濟發展更加專注、精力更加集中。
強縣域經濟
區域協同融合發展勇爭先
無人機航拍鏡頭定格在位於木壘哈薩克自治縣的東方電氣100萬千瓦山地風電場,124台風電機組迎風佇立,將巨大的風能源源不斷地轉化為清潔能源。今年1月1日,該風電場項目成功並網發電,標志著木壘新能源並網容量超過千萬千瓦,這也是新疆首個建成的縣級千萬千瓦級新能源基地。
今年,木壘還將再建千萬千瓦新能源項目,並通過精准招商、謀實項目,推動新能源產業向“新能源+”全產業鏈發展。
前不久,在奇台縣九安汽車城,100輛新能源汽車發往哈薩克斯坦。奇台縣以改革創新思維打好工業突破戰、農業升級戰、文旅融合戰、區域聯動戰,從安全、服務、基建、人才四個維度賦能優化營商環境,著力打造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典范。
吉木薩爾縣聚焦“融通准東、融入北庭、融合城鄉”的發展定位,培育壯大能源化工、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和農副產品精深加工“五大產業”,加強優質文旅資源轉化利用,將資源稟賦優勢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態勢。
今年,昌吉州進一步完善區域發展頂層設計,健全東部3縣與准東開發區高效聯動、利益共享機制,實現優勢互補、耦合發展﹔西部4縣市以立體交通為紐帶、產業協同為支撐、市場一體為導向,主動融入烏昌石城市群。推動形成以准東為引擎,“一市兩區”為高地,輻射帶動東西兩區協同發展的新格局。
在發展定位上,木壘哈薩克自治縣、奇台縣、吉木薩爾縣要主動融入准東、服務准東,充分利用自身資源,與准東優勢互補、耦合發展,壯大新能源及裝備制造、精細化工、智算儲能等重點產業。
阜康市、昌吉市、呼圖壁縣、瑪納斯縣要主動融入烏昌石城市群,圍繞當好“會客廳”“后花園”“大廚房”,做優數字農業、農副產品精深加工、生產生活性服務業,培育壯大礦產資源開發、化工新材料、銅鋁深加工、紡織服裝等重點產業,全力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俯瞰昌吉,從風光電矩陣到綠色工廠,從文旅勝地到生態新景,從創新高地到現代園區,縣域經濟拼圖正構筑起天山北麓的產業長廊。
強營商環境
做好“加減乘除”四則運算題
“沒想到!真是沒想到!”新疆星旭鋁業有限公司6個月建成投產的速度令渝商蔣勇驚嘆。蔣勇坦言,企業離開“土生土長”的地方,最怕的就是“水土不服”。項目落地后,昌吉高新區從前期手續辦理、水電氣等要素保障、銀行資源對接等方面給予全面支持。預計今年7月,首批15萬平方米高端鋁單板產品將通過中歐班列運往烏茲別克斯坦,企業正朝著年產值4億元目標加速沖刺。
在這裡,企業的需求和訴求正以一種前所未有的速度被反饋、分解、解決。昌吉高新區持續打造“園區說事”品牌,已舉辦“園區說事”活動30場,參加企業千余家次,解決了50多個共性問題。
“這個智慧電廠項目從備案到開工,僅用了20天。”國網能源准東智慧電廠項目負責人王立勇說。准東開發區實現審批提速、服務升級、窗口減負,在政務服務大廳,“拿地即開工”“容缺審批”等綠色通道讓項目平均審批時限壓縮40%。一季度,准東開發區累計解決企業用工缺口3200多人、融資需求20.85億元。
今年,昌吉州聚力做優營商環境軟實力,堅持一手抓硬件資源整合,一手抓軟件服務提升,全力做好優化營商環境“加減乘除”四則運算題。
在政策上做“加法”,增強發展動能﹔在流程上做“減法”,提升辦事效率﹔在服務上做“乘法”,激發市場活力﹔在問題上做“除法”,破除發展阻礙,全力打造近悅遠來的一流營商環境。
昌吉州全面推行“綜合查一次”。建立企業信用等級和監管執法動態挂鉤制度,推廣首違不罰、輕微免罰和“掃碼入企”,讓企業安心經營。建立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鼓勵金融機構創新金融產品,降低融資門檻和貸款利率。全面深化“高效辦成一件事”,將“容缺受理+並聯審批”適用范圍擴大到所有工程建設項目,全面提升政務服務效能。
在昌吉州這片熱土上,高質量發展的故事時時都在更新。當“四強戰略”的藍圖轉化為真抓實干的行動,產業升級、城市蝶變、民生提質的一個個成果正充盈著百姓的獲得感,也支撐著中國式現代化新疆實踐的典范地州建設實現更大躍升。(蓋有軍 劉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