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萬頃戈壁沙漠變油田

在祖國西北的廣袤戈壁沙漠,一條黑色油龍蜿蜒盤旋,見証了新中國石油工業從無到有、由弱向強的壯闊征程。70年前,克拉瑪依一號井的轟鳴劃破戈壁沉寂,宣告新中國第一個大油田誕生。2024年,新疆油氣產量當量6664萬噸,連續四年穩居全國首位。
70年來,新疆石油工業始終與國家命運同頻共振。在戈壁荒漠,一代代石油人安下心、扎下根,推動新疆成為國家能源資源戰略保障基地,以科技自立自強書寫了中國能源工業傳奇篇章。
戈壁沙漠噴出工業油流
“看,好多油泡!”4月20日,一撥又一撥游客來到克拉瑪依黑油山“打卡”,感受油田的神奇。
黑油山是克拉瑪依油田三疊系石油露頭,這座沉睡億年的石油寶藏,直到上世紀五十年代才揭開神秘面紗。
1955年10月29日,克拉瑪依一號井噴出工業油流,宣告發現新中國第一個大油田。彼時,全國原油年產量隻有78.89萬噸,僅能滿足社會需求量的三分之一。來自克拉瑪依油田的這個好消息傳向全國時,振奮了億萬人民的心。
1958年,克拉瑪依油田投入開發。也是這一年,新疆油田採油二廠地質研究所工程師馮雪的爺爺從河北保定復員來到克拉瑪依,后來成為測井隊隊長。
馮雪是“油三代”,爺爺那輩是住著地窩子、吃著窩窩頭在克拉瑪依及周邊開發出集中連片油田。其中最著名的是南起紅山油田、北至烏爾禾217國道兩側全長150公裡左右的“百裡油區”,是我國石油工業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上世紀八十年代,馮雪的爸爸成為一名採油工人。2015年,馮雪接過“接力棒”,此時,克拉瑪依油田已更名為新疆油田,並且在准噶爾盆地形成千裡探區油氣開發集中連片的大場面。
在准噶爾盆地掀起增儲上產熱潮的同時,塔裡木盆地、吐哈盆地也噴涌出工業油氣流。
1978年,新疆石油普查勘探指揮部成立。1984年9月,部署在沙雅隆起的沙參2井實現重大突破,拉開西北石油局在塔裡木盆地大規模油氣勘探序幕。1989年,塔裡木石油會戰展開,五湖四海的石油人響應我國陸上石油工業“穩定東部、發展西部”的戰略部署,在塔克拉瑪干沙漠拉開“尋找大場面、建設大油氣田”序幕,建成塔裡木油田。
犯其至難而圖其至遠。1986年,石油工業部首次把吐魯番盆地和哈密盆地並列納入勘探范圍。1989年,部署在鄯善縣的台參一井從侏羅系地層噴出工業油流。由此拉開吐哈盆地大發現、大會戰序幕,建成吐哈油田。
歷史長河波瀾壯闊,一批批埋頭苦干、拼命硬干的石油人,在新疆萬頃戈壁沙漠崛起一座座現代化油氣田。
向地球深部挺進
油氣是支撐我國工業發展和經濟社會繁榮穩定的“壓艙石”。
作為國家能源資源戰略保障基地的新疆,70年來持續推動石油勘探開發技術迭代升級,鑽井深度也已突破傳統地質理論的油氣“死亡線”。
今年1月,在塔克拉瑪干沙漠腹地完鑽的深地塔科1井,井深達10910米,成為亞洲第一、世界第二垂深井,創全球和亞洲五大工程紀錄。
最重要的是,通過深地塔科1井,全球首次在萬米以深取出岩芯,發現油氣顯示,找到生成油氣母體——烴源岩。
當前,隨著我國中淺層油氣資源勘探開發進入中后期,向地球深部挺進已成為保障我國能源安全重大戰略任務,是端穩端牢能源飯碗的重大戰略選擇。
黨的十八大以來,塔裡木油田率先在庫車山前部署8000米以深超深井,開發出我國最大超深凝析氣田——博孜—大北氣田,成為新的萬億立方米大氣區。2021年,又在塔克拉瑪干沙漠腹地發現10億噸級的富滿油田,成為我國最大超深油田,入選“央企十大超級工程”。
塔裡木盆地超6000米的油氣資源分別佔全國超深層油氣資源總量的83.2%和63.9%,約佔全球超深層油氣資源總量的19%,勘探開發前景十分廣闊。然而,這裡的勘探開發卻是世界級難題,對標全球13項工程難度指標,這裡的高溫高壓、礫石厚度、鹽層厚度與套數等7項指標屬世界級難題。
持續科技攻關,塔裡木油田推動深地油氣鑽井從打不成到打得快、打得准、打得好轉變。“2011年,打第一口8000米以深井用時700多天,現在最快70天左右,平均100天出頭。”塔裡木油田開發事業部鑽完井工程部臨時負責人汪鑫介紹,現在超深層油氣產量佔比已超六成。
截至目前,塔裡木油田和西北油田在塔裡木盆地鑽成300余口超8000米以深井,成為我國超深層油氣勘探開發重要增長極。
向非常規油氣進軍
非常規油氣是指在現有經濟技術條件下,無法通過傳統技術開發或無法獲得自然工業產量的油氣資源,包括致密氣、煤層氣、頁岩氣、頁岩油、致密油等。
21世紀以來,受全球石油需求增長和常規油藏石油資源減少影響,非常規油藏頁岩油逐漸進入世界視野。
我國能源特點是“富煤貧油少氣”,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頁岩油成為新的戰略接替。“十三五”期間,新疆油田發現吉木薩爾10億噸級頁岩油。2020年,國家能源局、自然資源部聯合復函設立新疆吉木薩爾國家級陸相頁岩油示范區,吉木薩爾頁岩油開發拉開序幕。
通常,頁岩油滲透率僅0.1毫達西—1毫達西,相當於0.00001平方厘米—0.0001平方厘米,開採難度猶如磨刀石裡找油。近年來,新疆油田聯合吐哈油田持續推動科技攻關,破解頁岩油開採技術難題,推動頁岩油產量不斷邁上新台階。2024年,該示范區頁岩油產量突破100萬噸,建成我國首個年產破百萬噸的國家級陸相頁岩油示范區。
按照規劃,該示范區今年要順利建成並實現年產頁岩油170萬噸目標,其中,新疆油田完成140萬噸,吐哈油田完成30萬噸。“一季度頁岩油產量達39.5萬噸,較去年同期增加18萬噸。”新疆油田吉慶油田作業區經理杜雪彪說,目前正加速推進產能建設,向著高質量建成國家級陸相頁岩油示范區目標邁進。
我國頁岩油可採儲量居世界第三位,主要分布在鄂爾多斯、鬆遼、准噶爾等5個大型盆地和柴達木、江漢等8個中小型盆地。新疆頁岩油資源主要分布在吉木薩爾、瑪湖、五彩灣—石樹溝凹陷區,總資源量超30億噸。吉木薩爾頁岩油效益開發,將在全國起到示范引領作用。
萬頃戈壁沙漠,擎起我國能源脊梁。端穩端牢能源飯碗,新疆正以科技自立自強,扛起責任擔當。(於江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