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跨越山海九千裡,三次援疆終不悔,她隻為守護邊疆群眾健康

2025年05月06日11:02 | 來源:新華社
小字號

連續三次援疆,從西子湖畔到大漠戈壁,一晃九個年頭,讓中組部浙大“組團式”醫療援疆第十一批副領隊吳玲燕難以割舍的是生活在沙漠邊緣的那一張張充滿期盼的臉龐。

2024年9月,在北京舉行的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上,吳玲燕被授予“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個人”榮譽稱號。4月30日上午,新疆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在新疆人民會堂舉行,吳玲燕又榮獲“自治區先進工作者”稱號。

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一師三團幼兒園,吳玲燕(右)帶領援疆專家為孩子們進行先天性心臟病篩查(2024年12月24日攝)。丁磊 攝

打通職工群眾看病就醫“最后一公裡”

2016年年底,吳玲燕接到了單位動員報名援疆的電話,“新疆”就這樣闖入了她的世界。

初到新疆,從機場乘車前往阿拉爾市時,吳玲燕對一切充滿好奇,南國早春已是處處鮮花,地處祖國西北的南疆依舊春寒料峭。興奮勁很快消散,吳玲燕記得因為飲食差異、空氣干燥,晚上自己經常睡不著覺,嘴唇起皮、皮膚起紅疹……水土不服等接連出現。

首次援疆,吳玲燕擔任台州市援疆指揮部辦公室和宣傳組負責人,同時也兼任第一師阿拉爾市衛生健康委醫政科副科長。跨越千山萬水,吳玲燕選擇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援疆工作中去。

2017年10月,吳玲燕協調邀請台州多位專家來新疆考察,一行人來到一所連隊衛生室時,眼前景象讓大家鼻頭一酸。“一棟簡陋的房子,患者寥寥無幾,整個環境冷冷清清,設備也僅有聽診器、體溫計、血壓計等簡單幾樣,常備的藥物也不齊全。”

為爭取連隊標准化衛生室改造的項目,吳玲燕多方奔走。實地調研、搜集材料、邀請專家論証、開會討論……最終終於確定將一師連隊衛生室改造納入援疆項目。

多年以來,吳玲燕累計爭取到資金1800余萬元,用於當地114個連隊衛生室的標准化建設,實現師市中心連隊、特殊連隊標准化衛生室全覆蓋。

二度援疆架起跨越山水“連心橋”

三年匆匆而過,吳玲燕毫不猶豫再次向組織提出了繼續援疆的申請。“我覺得很多職工群眾都需要我,新疆的醫療事業還有很多能做的事,我在這裡能發揮出更大的作用。”吳玲燕認真地說。

2021年,和田斷指男孩重獲新生,一場跨越1400公裡的陸空生命接力感動了千萬網友,但也暴露出整個南疆地區斷肢再植技術薄弱的短板,“對於一些創傷、骨傷,有時候還是要轉到烏魯木齊去。”一師醫院援疆醫生徐雄平說。

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一師醫院,吳玲燕(右)和同事在手術室探討手術方案(2024年12月25日攝)。丁磊 攝

吳玲燕和同事一致認為有必要引進一家高水平骨傷醫院,而台州章氏骨傷醫院正是合適的選擇。“它是一家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章氏骨科為特色的非營利性專科醫院,他們也有意投身援疆醫療事業。”吳玲燕說。

得到台州援疆指揮部的大力支持,吳玲燕與台州援疆干部多次與台州章氏骨傷醫院協調對接,引進專家入駐浙大邵逸夫阿拉爾醫院。目前,該院骨科醫生累計獨立完成各種斷肢(指)手術超過50例。

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一師醫院,吳玲燕(左)鼓勵即將做手術的小朋友(2024年12月25日攝)。丁磊 攝

不以山海為遠,書寫“浙疆”情深

第二個援疆周期又結束了,就在女兒和丈夫以為吳玲燕即將回家的時候,遠在新疆的她卻再次陷入了走還是留的艱難抉擇中。

“團場分院的工作剛剛推動起來,分院的特色專科項目也剛剛有了起色……”吳玲燕由衷地說,她無法說服自己此時離開。2023年,正當同事們收拾行囊准備回家時,援疆六年的吳玲燕又一次決定留下。

2023年5月起,吳玲燕擔任兵團第一師醫院黨委委員、副院長。針對團場分院醫療服務能力較弱問題,吳玲燕推動加大總院優質資源下沉和均衡布局,根據分院專科建設和人才建設情況,持續派總院專家長期下沉。

在吳玲燕和同事們的努力下,2024年第一師阿拉爾市團場各分院就診率提升約30%、共開展手術3600余例次,同比增長超40%。吳玲燕說,職工群眾慢慢改變了一有頭疼腦熱就去總院的習慣,優質醫療資源下沉,既實現了百姓就近就醫,也減輕了患者的經濟負擔,增強了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要能看更復雜的疾病,解決更困難的問題。”吳玲燕認為隻有通過創建“國家級高級創傷中心”,解決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難題,走差異化發展路子,建設更多的優勢學科,浙大“組團式”醫療援疆才算不虛此行。

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一師醫院,結對親戚來看望吳玲燕(右)(2024年12月25日攝)。丁磊 攝

援疆近9年,吳玲燕主動與2戶少數民族群眾結成親戚,每逢節假日,她都會帶上米面油等生活用品去看望他們,幫助親戚聯系農產品銷售事宜,為親戚買藥看病,解決他們的燃眉之急。

一茬茬“外地人”從祖國各地跨越山海來到天山南北,堅守於此,扎根於此,奮斗於此,成為各族群眾的熟人、親人、家人,這份“直把他鄉當故鄉”的努力也讓這片土地的面貌一點點改變。(苟立鋒)

(責編:陳新輝、楊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