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勞動模范阿加爾古麗·哈依努拉:服務百姓 哪裡都是舞台

4月28日上午,參加完在北京舉行的慶祝中華全國總工會成立100周年暨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直至下午坐上返程飛機,全國勞動模范阿加爾古麗·哈依努拉仍難掩激動,“我會把這份榮譽化作動力,繼續在現在的崗位上發光發熱。”
阿加爾古麗,溫婉而端庄,眼中閃爍著堅定與熱情的光芒。現在,阿加爾古麗在烏魯木齊經濟技術開發區建投物業服務有限公司做客服,工作日常充滿了瑣碎與挑戰。
去年11月的一天,一家企業正趕工裝修廠房,業主焦急地找到阿加爾古麗:“衛生間沒水,今天再不通水,鋪磚工期全得耽誤。”她立刻帶著維修工上門排查,發現是管道閥門老化。就在這時,閥門突然崩裂,冰冷的水柱噴涌而出,瞬間將她全身澆透。零下近20攝氏度的天氣,她帶領大家在刺骨的水中奮戰半小時,終於修復管道。回到辦公室時,她的外套已結了一層冰碴,卻笑著對同事說:“問題解決了比什麼都強。”
這一幕,只是她工作中的一個小小縮影。作為客服,她每天都會仔細巡查所負責區域的公共設施,一旦發現路燈損壞、廠房門窗破損等問題,都會第一時間記錄並聯系維修人員處理。她的細心與負責,贏得了業主們的一致好評與信任。業主們常說:“有阿加爾古麗在,我們放心得很。”
在企業任職前,阿加爾古麗曾是一位扎根基層、心系百姓的扶貧干部。2006年,她在當時的烏魯木齊縣薩爾達坂鄉馬家庄子村村委會工作,面對的是一個基礎設施薄弱的貧困村。她懷揣著改變家鄉面貌的決心,毅然挑起了扶貧工作的重擔。她深入農戶家中、田間地頭,與村民促膝長談,詳細記錄每一戶的人口結構、收入來源、致貧原因等信息。短時間內,她就精准掌握了全村困難家庭狀況的一手資料,為后續精准施策奠定了堅實基礎。
針對不同貧困家庭情況,阿加爾古麗“量身定制”幫扶計劃。她為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聯系技能培訓,推薦就業崗位﹔為因病致貧家庭跑辦醫保報銷、申請醫療救助……在她的努力下,馬家庄子村的面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2013年,她創建了特色養殖協會,以散養蘆花雞為主,幫助參與村民每戶增收9000余元。2020年脫貧攻堅關鍵年,她又積極與農業農村局對接,為村民免費發放雞苗,助力村民增收。正因為她一心為村民增收、帶領貧困戶脫貧,2021年4月,她獲評自治區脫貧攻堅先進個人。
脫貧攻堅取得階段性勝利后,鄉村振興戰略的號角吹響。阿加爾古麗再次挺身而出,全身心投入到鄉村振興工作中。她積極探索多元化產業模式,爭取國家專項資金,申報建設鄉村振興項目交易市場,打通、擴展農副產品銷售渠道。同時,她深入挖掘鄉村特色文化與自然資源,依托哈薩克族民族特色文化和烏魯木齊“第一榆”特色,帶領村民發展鄉村旅游,打造農家樂、舉辦民俗文化節,吸引大量游客前來觀光。在她的努力下,曾經破舊雜亂的村庄逐漸蛻變為環境優美、宜居宜業的美麗鄉村。
如今,阿加爾古麗雖然已轉型至企業工作,但她始終不忘初心,作為烏魯木齊市人大代表,她深入調研農村教育、交通、生產等問題,提出多個極具針對性與建設性的議案建議,並持續跟蹤議案辦理進度,積極與政府相關部門溝通協調,督促各項政策措施落地見效。她的務實品格與誠懇為人,贏得了群眾的廣泛贊譽。
阿加爾古麗這位從基層扶貧干部到鄉村振興先鋒,再到市人大代表、企業骨干的杰出勞動者,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黨員的初心和使命。當有人問:“從村干部到企業客服,不覺得有落差嗎?”她搖搖頭說:“沒有落差啊,服務百姓,哪裡都是舞台。無需追求驚天動地,隻需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到極致。”(范瓊燕)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