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朱開利:三十年如一日守護“天山紡織”品質

2025年04月28日10:18 | 來源:新疆日報
小字號

4月26日,當清晨的陽光洒進車間,朱開利已經開始了例行檢查。

今年52歲的朱開利現任新疆天山毛紡織股份有限公司毛紡廠副廠長。1994年剛進廠時,他還是一名對毛紡技術一竅不通的懵懂少年。

“‘天山紡織’在新疆可是家喻戶曉的老字號。”朱開利說,作為新疆紡織行業的標杆企業,“天山紡織”承載著幾代人的溫暖記憶。

初入工廠,面對精密復雜的毛紡設備,朱開利暗下決心,一定要掌握這門技術。白天跟著師傅學習操作,反復揣摩各環節和機器調控,晚上挑燈研讀專業書籍,硬是把晦澀的術語“啃”了下來。憑著這股韌勁,朱開利從門外漢成長為技術精湛的行家裡手。

作為車間技術創新帶頭人,朱開利深知創新是企業發展的生命線。為了提升產品競爭力,他和技術團隊日夜泡在生產現場,反復調試原料配比和毛油配方。為拿下某高端客戶訂單,他們經歷數十次失敗后,最終檢測數據顯示紗線品質全面超越客戶提出的標准,整個團隊相擁而泣。

如今的“天山紡織”已實現華麗轉身。“以前進廠滿眼都是傳統生產線的齒輪、鏈條,現在數字化智能設備不僅提高了生產效率、節約了人力成本,質量也更加穩定。”朱開利說,公司成立了“朱開利工匠創新工作室”,不僅成為技術攻關的前沿陣地,更是培養新人的搖籃。

技術創新成果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其中“地埋式水箱直觀液位控制裝置”的發明,不僅暢通了生產堵點,更提高了生產效率﹔還有對梳毛機設備的數字化技術革新,一年可多紡紗16.2噸……這些技術突破創造了可觀的經濟效益,為行業發展注入了新動能。

要時尚、要健康、要質量……羊絨行業越來越“卷”。2024年跨年夜,朱開利參加了“春醒年貨購物潮”直播活動,盡管初次擔任好物推薦官的他緊張得手足無措,連准備好的羊絨“黑科技”都忘了展示,但憑借“天山品牌”的公信力,直播取得亮眼成績。當晚訂單量激增,次日旗艦店客流量增加了30%,單日銷售額達59.8萬元,較平日增加了20萬元。

面對消費升級的新趨勢,朱開利深知僅靠品牌歷史積澱遠遠不夠。在他的推動下,工作室與西安工程大學合作,研發出綠色環保節能的原位礦化染色技術、低溫無磷染色技術,以及功能性亞麻羊絨混紡、吊染羊絨衫等新品。同時,公司積極布局電商渠道,在天貓、京東等平台開設旗艦店,並通過新媒體平台推廣品牌,讓傳統羊絨產品煥發新活力。“看著身邊年輕工人茁壯成長,看著公司在技術創新驅動下蓬勃發展,我心中滿是自豪。”朱開利說。(郭玲)

(責編:陳新輝、楊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