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從災后補償向全程防控轉型

新疆構建“氣象+保險”防災體系

2025年04月28日09:38 | 來源:新疆日報
小字號

“多虧預警及時,才能有效應對這場大風天氣,確保棉花苗安然無恙。”最近,新疆精河縣八家戶農場牧業一隊種植戶張江平逢人便說。

4月16日至20日,南疆大部地區迎來風沙天氣,棉花苗遭受不同程度影響。“看到預警信息后,我就趕緊對棉田進行了防風壓膜處理,並加強了設施農業的防風保暖措施。”張江平說。

預警及時正是得益於新疆氣象服務中心與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分公司聯合打造的“氣象+保險”數智化風控平台——新疆保險氣象災害風控服務平台。這一平台打通了氣象與保險的數據壁壘,實現氣象服務與保險服務深度融合,提供氣象災害“災前預警+災中應對+災后重建”全鏈條服務。

新疆氣象服務中心高級工程師劉大鋒介紹,該平台集成風險監控“一張圖”、應急調度“一鍵通”、服務管理“一平台”,已成功實現從災后補償向全程防控轉型。

4月16日晚,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多地遭遇大風天氣,尉犁縣喀爾曲尕鄉阿克牙斯克村村民比拉力·買買提接收到預警信息后,提前做了防護措施,但300多畝棉田的滴灌帶、地膜以及棉花苗仍遭到不同程度的損失。

災情發生后,人保財險巴州分公司第一時間安排定損人員趕赴現場勘查災情,同時通過新疆保險氣象災害風控服務平台在線提交氣象証明申請。新疆氣象服務中心3小時內完成審核並出具電子証明,較傳統流程縮減了5個工作日。人保財險巴州分公司據此啟動快速理賠,幫助農戶及時補種棉花苗。

人保財險新疆分公司理賠部相關負責人介紹,公司通過鄉鎮協保體系,目前氣象預警信息已實現參保農戶全覆蓋,並針對災前防范、預警、災后理賠制定應對方案,盡可能減輕災害損失的同時確保災害發生后能夠快速理賠。

我區發布的《關於加強金融氣象協同聯動 服務新疆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2025—2030年)》明確,探索“保險+科技+氣象”的風險減量新模式,通過專業氣象服務實現風險管理前置,推進從事后損失補償向事前風險防范和事中風險控制轉變,為企業和重點行業客戶提供風險預警、評估等精細化、個性化、定制化的氣象服務,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贏。(謝慧變)

(責編:陳新輝、楊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