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新疆:春灌“三重奏”筑牢豐收“水基石”

2025年04月23日10:38 | 來源:新疆日報
小字號

春回大地,2025年新疆春季灌溉工作全面鋪開,天山南北的農田裡,汩汩清流順著密如織網般的渠系奔流入田。截至4月10日,全疆農業累計供水40.6億立方米,灌溉2923.67萬畝次。

面對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的挑戰,新疆水利系統以現代化水網建設為根基、以高效節水為關鍵、以精准調配為保障,奏響春灌“三重奏”,為全年糧食穩產豐產筑牢“水基石”。

現代水網筑根基

4月的英吉沙縣,青色麥浪迎風起伏,此時正值小麥拔節孕穗的黃金期,各鄉鎮正有序推進第二輪春灌作業。“第一輪及時春灌讓小麥長勢很好,現在麥苗喝飽水,6月中旬就能收割,今年的收成很有盼頭。”蘇蓋提鄉阿其馬艾日克(6)村的村民聚在田間,看著奔涌的水流議論。

英吉沙縣25.2萬畝小麥喝上“解渴水”,離不開上游提前10個月實現下閘蓄水的庫爾干水利樞紐工程。總庫容1.24億立方米的庫爾干水利樞紐工程,今年3月首次開閘放水,第一輪春灌就向庫山河下游阿克陶縣、英吉沙縣等地供水1300萬立方米,有效緩解了下游灌區缺水矛盾。

而在葉爾羌河流域,被譽為“新疆三峽”的阿爾塔什水利樞紐蓄水量已達18.73億立方米,今年春灌計劃向葉爾羌河灌區供水15.69億立方米,覆蓋下游13個縣市超千萬畝農田,惠及240萬群眾。

今春以來,隨著庫爾干水利樞紐、烏斯通溝水庫等南北疆4座重點水利工程順利下閘蓄水,疊加2024年6座試點水庫清淤工程累計排沙9725萬立方米成效,現代化水網“疏脈強身”建設效益顯著。據自治區水利廳最新監測數據顯示,截至4月10日,全區水庫蓄水量達140.42億立方米,較去年同期多蓄4.72億立方米﹔春灌期間累計向灌區供水47.77億立方米,其中農業供水達40.60億立方米,為春耕生產注入強勁動能。

高效節水潤農田

4月中旬,北疆天氣持續回暖,春灌工作正逐步開展。在吉木薩爾縣慶陽湖鄉雙河村,一條條滴灌帶將水肥精准輸送到綠意盎然的麥苗根部。這裡的大首部微灌系統,通過智能決策控制系統實現自動除沙、水肥一體化等操作,提高灌溉效率、減少用水量。種植戶馬志林表示,去年冬小麥畝產600余公斤,“今年有了好開端,收成肯定也差不了。”

春灌之前,吉木薩爾縣水利局制定詳細精准灌溉用水計劃的同時,組織技術人員對全縣灌區內的渠道、閘門、泵站等水利設施、節水工程進行全面檢修和維護,確保從河道“主動脈”到田間地頭“毛細血管”的正常運行,保障全縣近50萬畝耕地的春季灌溉。

為全力保障春灌供水,各地水利部門提前開展渠系“體檢”,開展隱患排查、清淤加固,持續推進灌區續建配套與現代化改造,有效提升渠系輸配水能力,減少渠道滲漏損失,水資源集約節約利用水平持續提升。

目前,阿勒泰地區完成干支斗渠清淤約2000公裡,渠系輸水暢通高效﹔伽師縣克孜河南岸總干渠項目竣工並實現通水,提升全縣242.63萬畝耕地的灌溉效率﹔尉犁縣累計投入3600萬元推進博斯騰大型灌區現代化改造,提高灌溉保証率……條條渠系上,工程性節水與管理性節水雙輪驅動,將春灌“及時水”更高效、更精准地送達田間。

精准調配保豐收

4月14日,沙灣市灌區通過“智慧水利”平台發出用水訴求:“百畝麥田需引水灌溉。”瑪納斯河流域水利管理中心接到信息后,迅速調整正在進行的骨干工程維修工作,當天,“開閘,放水”的調度指令就下達至渠首,涓涓清流沿著斗渠奔向麥田。“通過優化水資源調度管理,確保灌溉優先。”瑪納斯河水管中心主任李陶表示,中心依托流域統一調度平台,在春灌期間動態調整水利工程維修時序,按需供水精准護航每一畝地。

灌溉用水動態調整、精准調配的場景,在天山南北已成常態化操作。

3月以來,塔裡木河流域管理局加快推進綜合業務平台升級工作,以數字賦能綜合監管、水量調度、防汛抗旱等六大業務專題,為“九源一干”水資源統一調度管理提供更加智能、高效的信息化支撐。旬報數據顯示,截至4月10日,塔裡木河流域“九源一干”累計供水38.56億立方米,完成全年供水計劃的15.8%,比去年同期多供2.44億立方米﹔累計灌溉2453.45萬畝次,比去年同期多灌364.89萬畝次。

春灌一滴水,秋收萬擔糧。從阿爾泰山麓到塔裡木河畔,縱橫交織的現代化水網、深入田間的節水改造、科學精細的調配體系,正勾勒出新疆農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圖景。廣袤田地裡,嫩綠苗株與碧波流水交相輝映,孕育著又一年豐收的希望。(康顥嚴)

(責編:陳新輝、楊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