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出讓礦業權數量連續三年居全國第一

人民網烏魯木齊4月23日電 (記者陳新輝)記者4月22日從地質援疆工作啟動大會獲悉,2022年至2024年,新疆出讓礦業權分別為146個、227個和558個,數量連續三年居全國第一,出讓收益分別為144.6億元、232.6億元和290億元,礦業權出讓市場形成熱潮。
新疆位於中亞造山帶核心部位,地跨世界古亞洲和特提斯兩大成礦域,“亞洲金腰帶”延伸至西南天山,毗鄰國家的32個重要成礦帶有16個延入境內,屬於世界能源礦產重要富集區和超大型金屬礦集中區,是全國地質找礦的主戰場,更是“最有希望”實現“最大突破”的地方。新疆礦產資源種類齊全,已發現礦產154種,佔全國174種的88%,包括國家近期公布的新發現礦種高純石英。查明儲量大,36種戰略性礦產中新疆有30種,其中21種有比較優勢。
在找礦投入方面,新疆積極構建政府、社會資本等參與的多元投入格局:財政找礦投入逐年增加,由2023年的1.5億元增至2024年的5億元、2025年的9.17億元,拉動各類社會主體投入323.5億元。地勘項目招標范圍全面擴大,2024年和2025年新疆財政出資的263個地質勘查項目全部面向全國招標,目前全疆參與找礦的單位、人員數量已由2022年的74 家、0.6萬人增長至 2024年的 286 家、1.5萬人。
“新疆地域面積大,找礦前景廣闊,主要金屬礦產查明率平均不足20%,銅、鋰、錳、鎳、鈷、銻等多個戰略性礦種查明率比較低,大量找礦線索還未查証,尚有廣闊的勘查開發空間,熱切期盼全國地質工作者來找礦。”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自然資源廳黨組書記、副廳長孫繼洲向全國發出熱情邀約。
近年來,在自然資源部和中國地質調查局指導下,在兄弟省份幫助下,新疆建成了阿爾金百萬噸級鋰千萬噸級螢石、哈密尾亞一牛毛泉十億噸級鐵千萬噸級鈦、鄯善南湖戈壁一雀嶺百萬噸級銅鉬等18處大型資源基地。在烏魯木齊市柴窩堡凹陷北緣等地實現了本土技術力量油氣調查成果從無到有的歷史性突破,在全疆形成了鋰、金、鈦鐵、銻、螢石等一批資源儲量規模達到超大型的重大找礦成果,還在阿勒泰、巴州地區新發現了4N8級高純石英礦,在阿克蘇地區新發現了超大型鋯鉿礦,為國家資源安全作出了新疆貢獻。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