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率先建立氣瓶檢驗信息化系統

新疆已在全國率先建立並運用氣瓶檢驗信息化系統,全面提升氣瓶安全監管效能,為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筑牢防線。
新疆從2024年下半年啟動氣瓶檢驗信息化系統建設,並在阿克蘇地區、烏魯木齊市開展試點工作。目前,全疆各類氣瓶檢驗機構共有98家。以往,氣瓶檢驗過程存在無証人員參與檢驗、檢驗項目遺漏等問題,氣瓶檢驗信息化系統的應用,有效解決了這些長期存在的突出問題。該系統借助物聯網與AI智能分析技術,對核心檢驗設備實施智能化改造,配置AI影像採集設備實現多端聯動,具備檢驗人員身份在線核驗、檢驗數據自動歸集、關鍵環節全程影像留痕等核心功能,並公開透明檢驗數據、檢驗過程影像等溯源信息,構建社會監督機制。
近日,為推廣這一創新舉措,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在阿克蘇地區舉辦全疆氣瓶檢驗信息化系統建設培訓。培訓期間,主辦方設置了車用氣瓶、液化石油氣瓶、工業氣瓶檢驗機構3個現場觀摩點,對氣瓶檢驗信息化系統的操作與應用進行詳細演示,直觀展示氣瓶檢驗信息化系統建設的成果。
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一級巡視員翟少勇介紹,通過構建“互聯網+監管”模式,實現氣瓶檢驗從“人管”到“智管”的轉變,從源頭上杜絕“黑氣瓶”混入,確保檢驗工作的合法性與規范性。新疆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將以氣瓶檢驗信息化系統建設為突破口,聚焦當前氣瓶檢驗和充裝監管工作中的難點堵點問題,創新監管方式,加快推進氣瓶檢驗信息化系統建設。同時,強化監督執法,嚴厲打擊出具虛假報告、未按規范要求檢驗等違法行為,堅守特種設備安全底線,以高水平市場監管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今年,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將全面推進氣瓶檢驗信息化系統的建設與應用,持續完善氣瓶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全方位提升特種設備公共安全治理能力,助力新疆在安全生產和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穩步前行。(索蓉芝)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