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為職工群眾幸福生活“加溫添暖”——兵團民生項目建設一線觀察

2025年04月13日08:00 | 來源:兵團日報
小字號

加速推進50個國省道項目建設,建設總裡程達2700余公裡,讓出行成為一種享受﹔開展261個老舊小區改造,更新改造燃氣管道207公裡,讓回家成為一份期待。

連日來,在兵團各師市、團場項目建設一線,民生項目建設如火如荼。

今年以來,兵團黨委聚焦政府工作報告中的“民生清單”,繼續實施“我為群眾辦實事”十大民生行動,全力做好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社會民生項目建設,實現民生福祉與高質量發展“同頻共振”。

優化交通網絡,滿足出行需求

交通建設,一頭連著經濟發展,一頭系著民生福祉。今年以來,兵團全力推進新建、續建交通項目建設,增加人力與機械設備投入,科學規劃工期,爭分奪秒趕進度。

挖掘機揮舞長臂開挖土方,裝載機迅速跟進,自卸車往來穿梭……4月3日,二師G687鐵門關—阿拉爾公路項目建設現場一派繁忙景象。

該項目第二合同段生產副經理黃建新告訴記者:“目前,土方和結構物開挖工作已全面鋪開,我們將嚴守施工質量關,採取人停機不停、縮短工序銜接時間等舉措,加快工程進度。”

二師G687鐵門關—阿拉爾公路項目是國家公路網規劃中普通國道規劃“60條東西橫線”之一,也是兵地交通融合重點項目。該項目建成后,將有效降低鐵門關市與阿拉爾市之間的運輸成本,進一步暢通各類要素流動,讓沿線110萬兵地各族群眾受惠。

記者從兵團交通運輸局了解到,今年,兵團加速推進50個國省道項目建設,建設總裡程2700余公裡,著力完善現代化綜合立體交通網絡,全方位提升交通服務能力與水平。

連日來,四師六十八團—G218公路項目施工現場機械轟鳴,工人們緊密協作,有條不紊地進行橋涵台背回填、路基填筑、模板除鏽等工序。

該項目全線按雙向四車道一級公路標准建設,兼具城市道路功能。通車后,將有效縮短可克達拉市至六十八團的通行時間,促進區域經濟交流,帶動周邊產業發展,為職工群眾出行提供便利。

“截至3月底,兵團29個續建重點公路項目的人員、設備、物料均已到位,其中,一季度計劃開工的12個重點公路項目全部開工建設。”兵團交通運輸局公路管理處處長肖希林說,兵團各級交通運輸部門不斷完善“周例會、月調度、季考核”工作機制,常態化做好重點項目調度,及時解決項目推進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確保項目建設高效推進。

重塑城市空間,提升生活品質

4月5日,在十三師紅星一場文化小區,工人們全神貫注地進行燃氣管道安裝作業。今年,十三師新星市結合實際制定出台《2025年“民生十件實事”實施方案》,實施保供保暖工程就是其中之一。

“今年師市城市燃氣、供熱管道和設施更新改造項目總投資37647.32萬元,實施戶內燃氣管道及配套設施更新改造4.6萬余戶,項目建成后,將有效提升師市保供保暖質量,提高職工群眾的生活品質。”十三師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城建科相關負責人介紹。

燃氣等市政管道是城市運轉的“生命線”。今年,兵團計劃投資約8億元,實施城鎮燃氣管道更新改造項目11個,更新改造燃氣管道207公裡,為19萬戶居民完善室內燃氣設施。

踏著春天奮進的“鼓點”,兵團各地不斷刷新民生項目建設“進度條”。熱潮的背后,是兵團推動民生提質、城市煥新的生動實踐。

“樓房、道路以及活動廣場都在進行翻新作業,相信不久后,小區環境一定會大變樣。生活在這裡真是越來越幸福。”4月6日,六師五家渠市碧水茗園一期小區居民王晨元激動地說。

今年,六師五家渠市將老舊小區改造列為重點工作之一,計劃通過系統性改造,讓老舊小區重新煥發生機與活力。

“今年,我們將修繕和拓寬小區內道路,加強小區綠化建設,增加公共休閑區域面積,為居民打造更為舒適的生活環境。”六師五家渠市青湖路街道黨工委書記侯海鵬說,計劃今年年底完成15個老舊小區改造升級,同步增設健身器材、休閑長椅等便民設施,切實提升小區居民生活質量。

老舊小區改造作為城市更新的關鍵環節,關系職工群眾生活品質和城市內涵的提升。今年,兵團計劃完成83個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任務,同時,持續推進2024年獲得中央資金支持的178個城鎮老舊小區改造。

據介紹,今年以來,兵團已有200余個房屋市政工程陸續開復工,各級各部門積極主動作為,增強服務意識,強化要素保障,持續推動項目建設提速增效,切實增強職工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

優化公共服務,增進民生福祉

一個個熱切的民生期盼得到回應,一件件民生實事落地開花。

在七師胡楊河市公共實訓基地建設項目施工現場,大型挖掘機、鏟車轟鳴作響。該項目總投資2100萬元,總建筑面積8550平方米,項目建成后,將為師市教育事業發展和人才培養提供有力支持。

去年以來,七師胡楊河市在民生改善方面持續發力,聚焦穩定和擴大就業、社會保障兜底、全民健康醫療保障、教育服務、基礎設施提升、鄉村振興等領域,實施民生實事52項,涉及資金8.81億元。

民生是發展的底色,項目是民生的基石。

從教育、養老到住行,再到基礎設施完善等各個領域,兵團以補短板、惠民生為目標,大力推進民生項目建設,著力解決職工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加快補齊發展短板。一個個民生項目加速落地的背后,是沉甸甸的“民生”二字。

近日,十二師二二一團綜合文化活動中心正式投入使用。這座佔地面積1422.25平方米的現代化場館,集運動健身、文化娛樂、學習交流等功能於一體,已成為職工群眾的熱門“打卡地”。

“新活動中心寬敞明亮,在這裡可以跳舞、運動、學習、交友,是我們閑暇時的好去處。”二二一團退休職工吳美燕笑著說。

二二一團文體廣電服務中心負責人崔紅強介紹:“活動中心內設乒乓球室、羽毛球室、舞蹈室等8個功能場館,還配備了專業地膠、智能健身器材及影音設備,目前已服務職工群眾超2000人次。”

保障和改善民生沒有終點。今年,兵團將持續匯聚民生保障力量,從細處入手、在實處落腳,積極推進民生項目建設,努力讓職工群眾生活得更舒適、更便捷,將職工群眾的“所期所盼”轉化為“可感可及”,收獲更多實實在在的幸福。(馬雪嬌 陳瓊 趙冰冰)

(責編:李欣洋、楊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