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政協召開專家協商會 為推動小麥玉米大面積單產提升出實招

10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政協召開專家協商會,邀請部分政協委員、農業專家、有關部門及企業負責人,圍繞“涉農產業集群建設重點問題研究——小麥、玉米大面積單產提升重點核心技術的試驗示范和推廣”主題進行深度協商。
藏糧於地、藏糧於技。小麥、玉米是新疆的主導糧食作物,其大面積單產提升重點核心技術的試驗示范和推廣工作,是農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環節。
會上,自治區農業農村廳、兵團農業農村局有關同志介紹了近幾年在提高小麥、玉米單產水平,推進糧食大面積單產提升方面所做的工作及成效,並就緊緊圍繞國家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持續抓好大面積單產提升行動進行了講解。與會人員結合專業知識、工作經驗、調研情況等,對種植現狀、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案暢所欲言,為推動大面積單產提升出實招、獻良策。
“2024年新疆小麥、玉米創造9項全國大面積單產紀錄,並率先在全國建成百萬畝級玉米‘噸糧田’。進一步提升單產,需不斷優化玉米種植結構,因地制宜推廣應用以增密種植為增產核心的玉米精細化栽培技術。”自治區政協委員、自治區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所長郭文超表示,在光熱資源充足及水資源條件較好的地區,推廣玉米無膜、免耕技術以及小麥套作玉米等種植模式,能有效降低生產成本。
全國政協委員、自治區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高級農藝師王威建議,要在持續抓好單產提升各項技術措施落實的基礎上,深挖科技增產潛力,在生物育種、農機傳感器等核心技術攻關上尋求突破,還要不斷完善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創新推廣形式,推動更多先進技術運用在生產一線。
水肥一體化技術是當今世界公認的一項高效節水、保肥、低污染、綠色與可持續發展的技術。
新疆慧爾農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馬吉偉認為,這項技術也是破解南疆資源約束、推動單產提升的核心抓手。建議全域推廣水肥一體化技術,構建節水增產新模式,並建立長效服務機制,為農戶提供安裝、維護、培訓等全周期支持。可以選取10—20個鄉鎮建立“水肥一體化高產示范區”,集成展示智能灌溉、良種配套、密植栽培等技術的協同效應。
要堅持良田、良種、良法、良機、良制深度融合,加強科技攻關,破解耐鹽鹼、節水抗旱、抗病等關鍵技術瓶頸﹔加強有害生物綠色防控,推進智能化監測技術與產品的研發,更好保障糧食安全﹔不斷充實基層農技推廣隊伍力量,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助力農民增收致富,讓中國碗裝更多新疆糧……
在3個多小時的充分交流中,與會人員圍繞主題,提出了很多真知灼見。自治區政協農業和農村委員會將認真梳理匯總大家的建議,及時向自治區黨委和政府報送,推動建言成果轉化落實。(張艷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