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沙漠裡能“長”出啥——設施大棚果蔬鮮

2025年04月09日11:24 | 來源:兵團日報
小字號

4月2日10時,兵團十四師和墨洛產業園和康新村村民阿卜來提·杰力力准時來到產業園彩椒種植大棚上班。大棚裡,紅色、黃色的彩椒挂滿枝頭,色澤艷麗、飽滿誘人。阿卜來提·杰力力熟練地查看實時數據,認真記錄彩椒生長各項參數。

“大棚空氣濕度一般要保持在60%到70%,土壤溫度要保持在15到17攝氏度,空氣溫度保持在26到30攝氏度。”阿卜來提·杰力力一邊工作,一邊向記者介紹道。

在產業園工作兩年來,阿卜來提·杰力力已經能獨立管理一座6畝地的大棚。

“在沙漠裡種菜,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阿卜來提·杰力力感慨道,之前,這裡還是大大小小的連片沙包。

和墨洛產業園位於塔克拉瑪干沙漠南緣,每年浮塵天氣達220天以上,其中濃浮塵天氣在60天左右。然而,這裡高達3000小時的年日照時長,非常有利於設施農業發展。

“大棚不僅可以種植反季節果蔬,還有效阻擋了風沙侵襲,同時,相對干旱的氣候條件也能減少病虫害的發生。”和墨洛產業園農業和林業草原中心副主任吳振東介紹說。

“大棚採用鋼架結構,覆膜用特殊加厚日光膜,能抵抗10級大風呢。”吳振東自信地說,“前幾天,這裡剛剛經歷了一場強沙塵暴,大棚生產完全沒有受到影響。”

不與農民搶耕地,向戈壁沙漠要效益。目前,和墨洛產業園已建成佔地面積1.5萬余畝的設施大棚3384座,果蔬年產量達10萬余噸,實現產值約3億元。昔日的沙漠,如今成為職工群眾的“菜籃子”“果盤子”。

“我們新疆好地方啊,天山南北好牧場,戈壁沙灘變良田,積雪融化灌農庄……”看著昔日荒蕪的沙海煥發出勃勃生機,阿卜來提·杰力力不禁哼唱起《我們新疆好地方》,“歌裡唱的不就是我們現在的好日子嘛!”說這話時,阿卜來提·杰力力的眼中憧憬無限。(徐敏 常丫丫)

(責編:陳新輝、楊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