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願扎根新疆,助學生們茁壯成長”

每次英語課后,高文博總是被學生們團團圍住,或一起聊天,或一起彈奏吉他唱歌。
24歲的高文博是新疆精河縣第四中學七年級(6)班的班主任兼英語老師。2023年8月1日,他從甘肅出發,與眾多西部計劃志願者一同奔赴新疆。“我來新疆,很大程度是受爸爸的影響。20多年前,他在新疆打過工,每次聽他講起新疆的風土人情,我都很向往。爸爸也鼓勵我多出去歷練,所以一畢業我就報名參加了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高文博說,他來新疆時沒有猶豫,中途不曾彷徨,現在更不后悔。
“新疆人非常熱情善良,不管是同事還是學生家長,都沒把我當外人。”高文博說,時間越久,他越想留在新疆。
高文博和記者分享了自己在精河縣兩年來經歷的難忘瞬間,這些點滴溫暖,讓他堅定了留下來的決心。
去年夏天,高文博和同事在公園裡游玩,離開時不慎將手機落在草地上,正當他焦急萬分時,警察已將手機送到學校門口。原來,一位市民撿到手機后第一時間交給警察,警方確認失主后趕來歸還。
還有一次,高文博到學生艾孜買提·阿不力克木家中走訪。剛一坐下,熱乎乎的奶茶、各種糕點和水果就擺滿了餐桌。
“交流完學習情況,我准備離開,家長說什麼都不讓我走,非要挽留我吃一頓拌面。”高文博說,離開時家長往他口袋裡塞滿了紅棗和核桃。
一年服務期結束,高文博陷入了沉思。他向家人表達了想留在新疆的想法,家人都支持他。
高文博對未來充滿信心。業余時間,他不僅免費給學生補課,還主動到社區參加公益活動。他的朋友圈和小紅書裡有新疆美食美景和他寫下的一篇篇隨感:剛來時,我以為是短期服務,如今,我渴望在這裡長期耕耘。500多個日夜,新疆這片土地,早已從地圖上的陌生坐標變成了我心中摯愛的第二故鄉……
2024年10月,高文博被評為年級組優秀教師。“高文博老師授課方式風趣幽默,擅長在課堂上穿插生動故事與學生互動,深受學生們喜愛。”精河縣第四中學黨總支書記孫建峰說。
同年11月,高文博的女朋友馬亞茹也從河南來到精河縣。“我被新疆戈壁的風、孩子們的笑臉,還有老奶奶做的抓飯吸引了。”馬亞茹開心地說,他倆准備在精河縣安家。
閑暇時,高文博會帶學生到精河縣生態園撿拾胡楊樹的種子,他告訴學生:“荒漠裡的生命從不輕易向命運低頭,即使再小的種子都蘊含著向上的力量。”
“真正的教育不是把一棵樹修剪成標准模樣,而是幫助每顆種子找到適合自己的土壤。我願扎根新疆,助學生們茁壯成長。”高文博說。(白素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