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塔字號”農業品牌破繭 他讓這項技術在新疆“開花結果”

2025年03月29日17:28 | 來源:天山網
小字號

在新疆塔城地區這片廣袤的土地上,有一位來自遼寧的農業專家,他用智慧和汗水為當地農業發展注入新動力,他就是遼寧省農業科學院塔城分院副院長王志剛。

自踏上援疆之路以來,王志剛扎根邊疆,用科技助力農業騰飛,為塔城地區及兵團第八師、第九師的農業發展和鄉村振興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2019年3月,遼寧省農業科學院塔城分院成立,成為全國首個省級農科院援疆分院。6年多來,遼寧省農業科學院先后派遣11個院所71名專家到分院工作,服務塔城地區,兵團第八師、第九師農業產業化發展,王志剛便是其中之一。

2022年12月,王志剛帶著對農業的熱愛和對援疆事業的執著,跨越千裡來到塔城。

初到塔城,王志剛引進的新品種和新技術因與當地傳統種植觀念差異較大,遭到了當地部分技術員和老種植戶的質疑。為打消大家的顧慮,王志剛和專家們選擇親自示范,用成果說話。

王志剛與同事一起測量草莓甜度、大小和生長情況。

走進兵團第九師團結農場的溫室大棚裡,王志剛正手持糖度計,仔細測量著一顆顆鮮紅的草莓。草莓的甜度、大小和生長情況不僅代表著果實的品質,更凝聚著他和專家們多年的心血與付出,這種草莓正是他們研發的新品種。

過去,當地多以種植蔬菜為主,經濟效益有限。在王志剛的引導下,團結農場9戶職工開始在自家大棚栽種草莓等特色果蔬。

“王院長他們不僅免費為我們提供草莓苗,還手把手地教我們如何種植與管理草莓。今年,我的5個草莓棚收入近10萬元,這在以前是不敢想的。”兵團第九師團結農場職工魯緒彬手捧著剛摘的草莓高興地說。

王志剛查看珊瑚猴頭菇的生長情況。

王志剛與農科院專家團隊還積極為當地產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持。來到位於額敏縣郊區鄉清泉村的新疆錦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現代化菇棚裡,王志剛仔細查看了新引進的珊瑚猴頭菇生長情況。這些蘑菇不僅是當地農民的“致富傘”,更是王志剛援疆路上的“科技結晶”。

新疆錦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蔣龍說:“在王院長及其團隊的指導下,現在我們有62座現代化雙孢菇大棚,日產量8-10噸,產品遠銷烏魯木齊、安徽等地。預計在今年下半年,我們將新建菇棚70座,為村民提供就業崗位和入股分紅。”

據統計,在王志剛等援疆專家的努力下,遼寧省農業科學院塔城分院已累計引進玉米、棉花新組合、新品種1100多份,園藝品種53個,發放種苗19.7萬棵,投入援疆項目資金2100萬元,新增經濟效益1.5億元,“十四五”援疆項目完成后,預計新建和服務各類果、蔬生產面積超過1萬畝,新增產值超過2億元。

王志剛表示:“我們希望新品種、新技術的應用規模能早日達到萬畝以上,真正打造‘塔字號’農業品牌,為當地農民的就業和增收提供有力支持。”

新建的高標准大棚。

援疆期間,王志剛一心扑在工作上,一年與家人團聚的時間不到20天。王志剛說:“離家千裡,內心雖有愧疚,但看到當地農業發展越來越好,農民收入越來越高,所有的付出都值得。在未來的援疆路上,我將繼續助力塔城農業邁向新的台階。”正是這份初心,讓王志剛在援疆路上一往無前。

王志剛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援疆干部的責任與擔當。王志剛將遼寧的農業技術帶到塔城,為當地農業發展注入新活力,也為新疆的鄉村振興貢獻了遼寧力量。(道·道圖那)

(責編:陳新輝、楊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