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界碑到天安門,阿圖什護邊員圓夢北京

3月25日,晨曦微露,天安門廣場上寒風凜冽,卻擋不住一群身著民族服飾、胸前佩戴黨員徽章的邊疆衛士熾熱的目光。
清晨6時,阿圖什市29名護邊員和邊防干部站得筆直,眼神中透著庄重與激動,凝望著國旗護衛隊邁著整齊有力、鏗鏘作響的步伐,從天安門城樓中走出。隨著激昂的國歌聲響起,五星紅旗冉冉上升,吐古買提鄉護邊員吐爾地·吾斯曼的手緊緊攥住衣角,激動的淚水在眼眶打轉:“我一直以來的夢想就是到北京天安門廣場看升旗,從前隻能在手機、電視裡看,今天站在這裡,才真正明白‘中國’兩個字的分量。”
這是江蘇省昆山市對口支援阿圖什市前方工作組與阿圖什市委政法委聯合舉辦的“弘揚戍邊精神·厚植昆阿情誼”援疆戍邊交流活動中的真實一幕。從邊疆到首都北京,這群常年行走在邊境線的守護者,第一次觸摸到了中華民族共同體的磅礡脈搏。
交流團一行走進中國古典園林藝術的巔峰之作——頤和園。亭台樓閣、湖光山色,每一處景致都訴說著歲月的故事。它曾在歷史的長河中歷經磨難,又多次得到修復和重建。不僅是中國古代建筑藝術的瑰寶,更是一部生動的歷史教科書。
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裡,護邊員們走進歷史的長河。館內陳列著各式各樣的武器裝備,從古老的大刀長矛到現代化的槍炮導彈,無一不在訴說著中國軍事發展的艱辛歷程。他們駐足在一幅幅歷史照片前,照片中革命先輩們堅毅的眼神和英勇的身姿深深打動了他們。哈拉峻鄉護邊員阿山卡德爾·玉山說:“先輩們為了國家和人民,付出了太多,我們一定要守護好現在的和平。”
清晨的陽光洒滿大地,眾人向著長城進發。遠遠望去,長城宛如一條巨龍蜿蜒盤旋在山巒之上。當他們開始攀登長城,每一步都仿佛踏在歷史的印記上。途中,一位護邊員氣喘吁吁,但他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說道:“這長城就像我們的邊防線,再難也要堅守。”登上烽火台,極目遠眺,連綿的山脈盡收眼底,他們感受到了古代勞動人民的偉大智慧和堅韌毅力,也深刻體會到了自己守護邊疆的責任之重。
此次交流活動是昆山援疆工作組深化對口支援、促進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舉措。活動為期6天,交流團將在北京參觀鳥巢、水立方、首鋼園區、故宮、天壇等地,感受祖國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日新月異的現代發展成就。
吐古買提鄉護邊員吐爾遜古麗·木力都西說:“感謝昆山援疆工作組帶我們坐飛機、住酒店,一路上給我們講歷史、教文化。回去后,我要把拍的照片給鄉親們看,給他們講講北京有多壯美。”
“站在長城最高的烽火台上,看見了祖國的大好河山。感謝昆山援疆工作組對我們的幫扶,給我們送醫、送教,還帶我們領略祖國的風光,學習悠久的歷史,更加堅定了我們‘一生隻做一件事,我為祖國守邊防’的信心。”哈拉峻鄉護邊員吐爾蘇克·居瑪力堅定地說。
當邊疆的鷹笛遇見長安街的車流,當界碑旁的篝火照亮軍史館的勛章,這場跨越5000公裡的“精神戍邊”之旅,讓“共同體意識”可觸可感。從江南水鄉到西北邊陲,昆山援疆工作組用一座城的情懷溫暖另一座城,而護邊員們用腳步丈量的,正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之源。(陸勤 張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