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州阜康市醫共體總醫院胸痛中心上演“生命救援”

3月14日早上11時38分,新疆阜康市醫共體總醫院市人民醫院院區急診胸痛大廳裡,一場生死救援悄然拉開帷幕。
“醫生,我胸口疼得厲害,后背也疼,持續疼了1個半小時了!”55歲的患者王某某捂著胸口,被家人攙扶著走進了急診大廳。
分診護士迅速迎了上去,一邊詢問病情,一邊將患者小心翼翼地安置在轉運床上。緊接著,護士們動作麻利地為他測量生命體征,同時迅速開通綠色通道,一路小跑將患者送進了胸痛中心搶救室。
胸痛中心團隊迅速響應,第一時間開啟急性胸痛患者綠色通道。急診科、心內科等科室聯動,全面投入到緊張的應急搶救中。
搶救室裡,值班醫生一邊安撫患者,一邊快速做心電圖檢查。檢查結果顯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這意味著患者心臟的血管被血栓死死堵住,心肌正急劇缺血,面臨壞死的絕境,每流逝一秒,心肌壞死的區域就會擴大一分。
時間就是生命!護士們迅速為患者進行心電監護、氧氣吸入、建立靜脈通路。
11時47分,患者突然意識不清,全身開始抽搐,心電監護儀瞬間發出急促的報警聲!
“患者發生室顫,立即除顫!”急診科主任趙歡慶迅速反應,大聲下達指令。護士們訓練有素,均勻涂抹導電糊,除顫。持續心電監護顯示仍為室顫心律。
“准備二次除顫。”趙歡慶果斷下達指令。
“確定除顫為非同步單向波360J,充電完成,請所有人離開床旁……”。隨著一聲聲快問快答,醫護人員迅速而精准地完成操作。終於,心電監護儀上顯示患者的心律轉為竇性心律,患者神志也逐漸恢復。
心電圖顯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與此同時,其他醫護人員爭分奪秒,迅速採集血樣,完善血常規、心肌三項等一系列輔助檢查,為后續精准治療提供關鍵依據。
搶救室裡,緊張的氣氛稍微緩解了一些,趙歡慶主任再次完善心電圖檢查。
11時55分,心內科醫生指揮准備開始靜脈溶栓治療。各項搶救工作緊張而有序地進行,每個環節都緊密銜接,容不得半點差錯。
這是一場與時間的賽跑,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
12時21分,經過醫護人員堅持不懈的努力,患者的胸痛症狀緩解了,復查心電圖較前好轉了——溶栓成功了!這一刻,醫護人員懸著的心總算落了地。
隨后,在醫護人員的陪護下,患者轉運至上級醫院進一步行冠脈造影檢查,經造影証實,血管完全再通,不用放支架。及時通過溶栓使患者心肌恢復了血流灌注,挽救了瀕死心肌,保護了患者心功能。
這是一場驚心動魄的生死救援,是市人民醫院胸痛中心全體醫護人員用專業、速度詮釋了“時間就是心肌,時間就是生命”的深刻內涵,為患者筑起了一道堅實的生命健康防線。
在這裡,我們也要提醒廣大群眾,一旦出現胸痛、胸悶等症狀,千萬不要大意,務必在第一時間撥打120急救電話,以最快速度就醫。因為,每一次胸痛,都可能是生命在緊急呼救!
來源:自治區衛生健康委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