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無花果經濟”的阿圖什嘗試

2025年03月27日12:28 | 來源:新疆日報
小字號

3月9日,在阿圖什市上阿圖什鎮塔庫提村的智能溫室大棚內,游客正採摘無花果鮮果。高登位攝

3月9日,在阿圖什市上阿圖什鎮塔庫提村的智能溫室大棚內,新培育的無花果品種波姬紅讓人垂涎三尺。高登位攝

專家學者為無花果多元化產品開發和產業升級建言獻策、“政校企”三方聚力擬籌備共建無花果研究院、啟動“世界無花果品種博覽園”規劃、當地企業與疆外企業簽訂銷售合同金額達1200萬元……3月初,在新疆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阿圖什市舉辦的第十四屆中國無花果產業發展大會暨“絲路果韻·克州啟新篇”第一屆新疆無花果產業發展大會上,小小無花果大放異彩。

在素有“無花果之鄉”美譽的阿圖什市,無花果不僅是當地群眾鐘愛的水果,更是承載著獨特文化與經濟潛力的特色農產品。近年來,克州大力推動無花果產業的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同時,在科技投入與產品研發方面持續發力,探索出一條特色鮮明、高效助農的增收路徑。

產業延伸:

古老果實的新生路

在阿圖什市鬆他克鎮阿孜汗村,70多歲的麥麥提艾力·吾甫爾每天清晨都會去百歲園轉轉。這座以古無花果樹群為核心打造的果園內,現存761棵百年以上樹齡的無花果樹,如今,還不斷為十裡八鄉的鄉親提供著就業機會。

2023年起,阿圖什市依照《克州(阿圖什)無花果產業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5)》,邀請科研機構打造示范種植基地,推進林果優勢區域布局調整和品種優化升級。

無花果風味獨特,卻不易保存。阿圖什市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引入氣調保鮮技術,將鮮果儲存期從1—2天延長至7—15天。在阿圖什市萬疆田園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車間,全自動生產線將鮮果加工成充氮保鮮包裝產品,使鮮果價格翻倍。

如何進一步提升產品附加值?阿圖什市政府培育加工企業,加大扶持力度,引進先進技術和設備,開發出無花果茶飲、休閑食品、酒、保健品等系列產品,形成種植、加工、銷售全產業鏈。

新疆榮亞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努爾買買提·孜比不拉說:“今年,公司計劃開發12種無花果產品,第二條生產線投產后,還將帶動周邊鄉鎮形成‘鮮果直銷+深加工’產業鏈。”

2023年,新疆海德坤農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落地阿圖什市,開始建設阿圖什市無花果三產融合科技創新園。

克州無花果產業協會會長、新疆海德坤農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王省業說:“科技創新園建成后將實現農業生產、農產品加工、休閑文旅、科普研學一體化,促進無花果產業提質增效和農業高質量發展,力爭打造國家級無花果農業產業示范園。”

助農增收:

一顆果帶動一方人

阿圖什市委書記李新斌說,無花果產業的發展,最終是要惠及農民。

當發展的春風拂過阿圖什這片古老的土地,智能灌溉與精准施肥等現代化手段讓無花果的產量與品質節節攀升﹔多元產品的開發拓展了產業邊界,延伸了產業鏈條,提升了產品附加值﹔“黨支部+企業+合作社+農戶”的聯農模式,讓農民共享發展紅利。

在阿扎克鎮提堅村,村民賽米·胡達白爾地通過科學種植12畝無花果,年收入達16萬元﹔在上阿圖什鎮塔庫提村,村民熱則宛古麗·麥麥提學習無花果採摘技術,使管理的13畝無花果年增收7萬元﹔在鬆他克鎮阿孜汗村,村民艾拉·賽買提看好當地無花果農文旅產業的發展,經營起一家餐廳,現在每月收入4000—5000元。

每到無花果成熟的季節,在阿扎克鎮永安廣場無花果收購點,村民將採摘的新鮮無花果帶到這裡,商販、合作社、加工企業代表紛紛前來收購。

從種植、加工到銷售,無花果產業帶動全市1.2萬人就業,戶均年增收2.3萬元。

“盡管無花果產業已經快速發展起來,但無花果的品種還得繼續豐富,深加工產品競爭力要不斷提升,旅游配套設施要進一步完善。”王省業說,“今年公司將籌建全國無花果交易平台,推動產業規模化、標准化發展,帶動更多人就業。”

品牌建設:

探索農文旅融合新模式

如今,阿圖什憑借無花果資源,通過“種植+觀光+採摘”模式,讓無花果不僅為人們帶來舌尖上的享受,更成為阿圖什市的亮麗名片。

自2020年起,江蘇省昆山市對口支援新疆阿圖什市前方工作組加大對鬆他克鎮阿孜汗村的投入,引進“駐村設計師”,以無花果產業為基礎、以旅游休閑為形態,圍繞761棵百年以上樹齡的無花果樹,建設研學基地、打造“無花果風情街”,實現“一戶一設計、一戶一特色”,將田園變游園、產品變商品,構建農文旅融合發展的產業鏈。

2021年,阿孜汗村獲評“中國美麗休閑鄉村”﹔2023年,位於村裡的阿孜汗無花果民俗文化旅游景區升級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2024年村裡舉辦了美食文化旅游節。

每逢無花果成熟的季節,阿孜汗村果香四溢。游客在這裡不僅可以參與採摘、品嘗無花果,還可以體驗民族歌舞、住特色民宿、購手工藝品,“吃住行游購娛”讓游客對這裡贊不絕口。

“接下來,阿圖什將在阿孜汗無花果民俗文化旅游景區建設基礎上,著力打造涉及兩鎮八村的無花果小鎮。”阿圖什市文化體育廣播電視和旅游局黨組書記陳冠宇說,“未來這裡將會成為有地域特點、有文化內涵、有產業支撐的特色景區。”

通過科技賦能、聯農機制和文旅融合,這條“無花果+”的發展路徑,讓千年“糖包子”煥發新生。就像阿孜汗村村民艾拉·賽買提所說:“我們的日子像無花果一樣,越來越甜。”(陳疆林)

(責編:陳新輝、楊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