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沈建佳的176個“孩子”

2025年03月27日12:21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在新疆特克斯縣,提起沈建佳,無人不挑大拇哥!

39年間,他先后養育了176個“孩子”!這些孩子,有漢族的、哈薩克族的、柯爾克孜族的、維吾爾族的、蒙古族的……2015年、2020年,他兩次榮獲全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個人稱號。

沈建佳1956年出生,1979年入伍,1982年退役分配到特克斯縣林業局工作。

那是1986年深秋,特克斯早晚的溫度已接近零攝氏度。一天下班回家的路上,沈建佳發現一個少年瑟瑟發抖地蜷縮在一處羊圈外。少年腳趾頭鑽出了破氈靴,薄薄的課本被緊緊捂在胸前。

沈建佳俯下身,關切地問:“娃,咋在這啊?”

少年還沒開口眼淚就掉了下來,哆哆嗦嗦地說:“我……我……我家窮,沒錢在縣城上學,可我想讀書……”

沈建佳心裡一揪!自己從小就是吃百家飯長大的呀:那個年代,家家日子都不富裕,而自己家中兄弟姐妹多,經常吃不飽。

鄰居們總是伸出援手,送來一碗飯,或是幾塊馕。鄰居們的恩德,至今,讓他心裡都是熱乎乎的。

他毅然做出一個決定:“孩子,跟我回家,學費、生活費我來管!”

這一管,就再沒停過——之后,他把一個又一個情況相似的孩子接回了家。短的住了兩三年,長的七八年。最多的時候,家裡一下子擠進了20多個娃娃。

這麼多娃娃,靠啥養?

沈建佳是工薪階層,一個月沒多少工資。巴合提亞爾·吐爾汗別克清楚記得,有一年春節前,他與沈爸爸趕集時,發現沈爸爸靠賒賬購買生活用品。

窮歸窮,可沈爸爸對孩子們一點也不小氣,不但經常為他們購買學習用具,還經常塞些零花錢……

這些年,沈建佳每天忙得像個陀螺——早上,土灶台上支起幾口大鍋,煮奶茶、熱烤馕,送娃娃們上學﹔晚上,挨個輔導功課,他還專門請來老師教彈冬不拉、踢足球﹔夜深了,娃娃們都睡了,他開始忙些縫縫補補的事兒……

一年一年過去了,孩子們一個接一個長大了。沈建佳播下的“善”的種子,也在他們心裡生根發芽:阿合努爾當了小學教師,把第一個月的工資交給“爸爸”——給“弟弟妹妹”買學習資料﹔地力木拉提,在浙江義烏做生意,主動承包“弟弟妹妹”的棉衣﹔20名來自農牧區受資助的在校初中生,成立了“‘博愛’關心下一代志願服務隊”﹔30余名受過資助的孩子組成“愛心哥哥團”,利用節假日義務幫助困難學生家庭干農活、捐贈學習用品等。

當然,沈建佳也收獲了寶貴的天倫之樂:每逢佳節,孩子們都會帶著自己的孩子前來探親,大家一起包餃子、炸馓子,有的孩子拉手風琴,有的跳民族舞。

滿臉皺紋的沈建佳,心裡那個樂呀……(靳昊、趙明昊、孫金行、王夢琳)

(責編:陳新輝、楊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