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四輪驅動”助力新疆地理標志產業發展提質增效

2025年03月25日16:48 |
小字號

近年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市場監管局堅持以推動地理標志運用促進為抓手,著力打造“立法保障+技術升級+融合發展+協同保護”的地理標志產業發展新模式,大力發展特色產業,積極打造區域品牌,精准助力鄉村振興,助推地理標志產業發展提質增效,有力支撐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建設。

一是以地方立法實現產業規范。針對庫爾勒香梨、精河枸杞等特色地理標志出台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庫爾勒香梨產業高質量發展促進條例》《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精河枸杞產業促進條例》等地方性法規,從法律的角度規范種植管理行為,統一技術標准,從建園、種植、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採摘等全過程落實標准化的管理措施,推動產業規模化、集約化、標准化,實現一部條例保護一粒果子,一粒果子振興一方經濟。

二是以技術賦能實現價值躍升。推動“庫爾勒香梨”建成8.35萬畝標准化核心示范園區建設,推廣人工授粉、土壤改良技術,實現種植訂單化、生產規模化,已在全國300余個城市建立了營銷網點,遠銷20多個國家和地區,年均創匯約3000萬美元,成功把“家鄉特色”轉化為“城市名片”﹔打造“精河枸杞”十萬畝綠色高標准示范基地,引入機械化植樹機,實現從人工粗放種植到機械化規模種植的突破,機械化率達85%以上,單產提升至203公斤/畝,研發枸杞原漿、啤酒、酵素、膠囊等保健、休閑產品40余種,創建“果生康”“精杞神”等27個品牌,扭轉了枸杞單一干果加工局面,讓“精河枸杞”跳出保溫杯,提高了產品附加值﹔“阿克蘇蘋果”推廣水肥一體化、矮化密植等技術,建立從“田間到市場”的全流程標准化管理體系,種植面積達51.53萬畝,其中矮化密植示范園畝產達2萬噸,較傳統模式提升30%,引入抗氧化技術,種植成本降低30%,畝收益增加3000—4000元。研發蘋果脆片、蘋果汁、蘋果醋、蘋果白蘭地、凍干蘋果等100余種產品,年加工轉化蘋果鮮果65萬噸,實現產值26億元以上,產品出口23個國家和地區,出口貿易量達4500噸,實現小蘋果帶動大產值。

三是以融合發展實現鄉村振興。舉辦“新疆地理標志品牌文化節”“庫爾勒香梨文化節”“阿克蘇蘋果文化旅游採摘季”“精河枸杞交易會”等大型地理標志展示活動,開發“香梨採摘體驗”“枸杞養生游”等旅游項目,打造“新疆地標小鎮”“阿克蘇蘋果文化展館”“精河枸杞小鎮”等地標產業聚集區,通過地理標志“IP”的深度開發,運營“地理標志+生態旅游”模式,融合非遺文化、民俗表演、旅游體驗、電商服務等,吸引國際國內游客,帶動區域旅游增收,實現“以旅帶農、以農強旅”的融合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庫爾勒香梨”推行“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模式,輻射帶動10萬余農戶參與標准化種植﹔“精河枸杞”構建“政府搭台、國企引領、民企參與、村鎮服務、合作社領種、農民增收”的發展模式,帶動枸杞種植戶2100余戶,杞農畝均純收入超5000元,輻射帶動就業3.8萬人次,農民人均純收入中來自精河枸杞產業的收入佔21%﹔“阿克蘇蘋果”依托浙江援阿“十城百店”工程,通過統一平台運作、統一倉儲服務、統一地域品牌、統一質量追溯,輻射浙江省100余家營銷門店,為阿克蘇地區種植戶提供了更為廣闊的銷售渠道,年銷售量達40萬噸以上。

四是以協同保護實現健康發展。為更好地促進新疆地理標志產業健康發展,市場監管部門聯合公安、林草等部門和庫爾勒香梨協會組成維權打假行動組,協調貴州、四川、遼寧、河北、河南等省知識產權管理部門,開展“庫爾勒香梨”地理標志跨區域維權打假行動,有力打擊了侵犯地理標志証明商標專用權的違法行為。今年2月,新疆庫爾勒市市場監管局與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市市場監管局就跨區域開展地理標志協同保護暨共建友好單位簽訂合作協議,進一步促進地理標志產業健康發展,加強“庫爾勒香梨”地理標志的保護力度。

來源:新疆市場監管

(責編:李龍、楊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