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尉犁“五個一批”構建暖“新”治理生態圈

近年來,新業態經濟蓬勃發展,快遞員、外賣騎手、網絡主播等新就業群體規模不斷壯大,已然成為服務民生、助力基層治理的重要力量。新疆尉犁縣緊緊圍繞“黨建引領、服務聚心、治理賦能”工作主線,以“五個一批”行動為有力抓手,創新構建新就業群體“全鏈條”服務管理體系,推動新就業群體從“管理對象”向“治理幫手”華麗轉身,打造出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生動樣本。
創建一批“五個好”黨支部,筑牢紅色堡壘強引領。以“依法治理好、凝聚人心好、文明創建好、推動發展好、堡壘作用好”為標准,積極開展新興領域黨組織“達標創優”行動。選派黨組織書記18人,黨建工作指導員43人,派駐黨員21人,通過“線上微黨課+線下實踐課”,強化黨員教育,建立“雙向摸排、動態管理”機制,實現新就業群體黨組織2個全覆蓋7家企業,覆蓋率100%。目前,已有15個新興領域黨組織成功創建“五個好”黨支部,其中2個為自治區級、1個為自治州級。選樹“先鋒小哥”“最美騎手標兵”等18個典型,形成“支部帶黨員、黨員帶群眾”的良好示范效應。
打造一批“友好場景”,優化從業環境解難題。聯合住建、交通等部門,及時解決新就業群體在工作中面臨的“停車難、充電難”等問題,在商圈、社區、園區等區域改造8處“友好停車區”,建設3個智能換電櫃,設置6條“騎手專用通道”。落實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協商指引,推動企業與300余名從業人員簽訂規范勞動合同,聯合工會建立法律援助“綠色通道”,成功化解17件勞動糾紛,切實維護新就業群體的合法權益。
建設一批暖“新”陣地,織密服務網絡提溫度。整合黨群服務中心、銀行網點、便利店等資源,建成21個暖“新”驛站、“司機之家”等陣地,統一配備飲水機、醫藥箱、充電樁等設施,並制定“6+X”服務清單,提升新就業群體服務質效。開展“夏日送清涼”“寒冬遞溫暖”等關愛活動120場次,聯合縣人民醫院、社區衛生服務站推出免費體檢套餐,惠及5000余人次,讓服務真正延伸到新就業群體身邊。
鏈接一批“友好資源”,搭建發展平台助成長。建立“黨建+企業+社會組織”資源鏈接機制,推出“新星成長計劃”,培養新就業群體人才。聯合人社、電商協會、技工學校等開設“夜間技能提升班”,培訓1000余人次。持續推動社保補貼等政策落實落細,累計發放就業見習補貼56.06萬元,企業新招用勞動者社保補貼265.76萬元,失業保險穩崗補貼79.98萬元。協調金融機構定制“先鋒貸”等低息產品,發放創業貸款275萬元﹔引導尉犁電商直播基地開放“共享直播間”,培育45名“網紅帶貨員”。通過資源賦能,9名優秀新業態從業者進入企業管理層,實現職業發展新突破。
提供一批治理平台,激活共治力量顯擔當。創新“積分制治理”模式,開發“黨建直通車”微信二維碼平台和“尉犁e家”微信小程序,設置8類治理任務,凝聚基層治理“新”力量,累計收到安全隱患、環境問題等線索1000余條。依托社區積分超市,建立積分管理激勵機制,兌換暖“新”禮包2萬余元。組建5支“尉犁先鋒志願服務隊”,580人次參與志願服務。建立“社區—企業雙向評價”機制,評選20名“治理之星”,讓新就業群體成為基層治理的“移動探頭”。
通過實施“五個一批”行動,實現黨建工作與新業態發展同頻共振,基層治理與新就業群體雙向賦能,累計解決340余件從業者急難愁盼問題,群體滿意度達98%﹔吸納26名新就業群體成為社區兼職網格員,基層治理力量同比增長13%。
未來,尉犁縣將持續深化新就業群體黨建品牌建設,在組織體系、服務能級、治理機制上尋求新突破,為新時代基層治理創新貢獻更多經驗。(曹玉林)
來源:尉犁縣融媒體中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