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深入推進中烏醫教研一體化合作
中醫藥海外中心已服務當地患者逾1.5萬人次

日前,中國—烏茲別克斯坦中醫藥中心第五批醫療團隊抵達烏茲別克斯坦,推進中醫藥海外中心標准化、體系化建設。歷經兩年深耕,中醫藥海外中心建成集中醫門診、教育培訓、科研協作於一體的綜合平台,累計服務當地患者逾1.5萬人次,培養涵蓋5國生源的醫學人才544名,成為“一帶一路”民心相通的標志性成果。
2023年3月,新疆醫科大學第四附屬醫院(自治區中醫醫院)聯合中國科學院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在烏茲別克斯坦塔什干市建立中亞首個“中醫技術治療與培訓中心”,推動針灸、推拿等14項中醫診療技術進入中亞醫療體系。同年9月,自治區中醫醫院成功中標國家級中國—烏茲別克斯坦中醫藥中心建設項目,實現我區國家中醫藥海外中心“零的突破”。目前,中醫技術治療與培訓中心已獲批烏茲別克斯坦衛生部頒發的醫療經營資質,備案9類傳統醫療項目。
3月17日,在烏茲別克斯坦衛生部國家創傷矯形與骨科醫學科學中心中醫門診,銀針起落間,困擾阿克冒江的病痛得到緩解。這個由中烏共建的首個中醫門診,年均接診量逾千人次。“中國醫生不僅治病,還教我們養生方法。”該中心矯形科主任伊斯坎達爾·霍賈諾夫教授說。
“合谷穴定位要結合患者掌骨解剖特征。”當日,在塔什干國立醫科大學,中國—烏茲別克斯坦中醫藥中心第五批醫療團隊隊長彭進向烏方醫學高校學生教授中醫理論。自中醫課程正式進入烏茲別克斯坦高等醫學教育課程體系后,塔什干國立醫科大學及其烏爾根奇分院的中醫課程已覆蓋傳統醫學、臨床醫學等專業,累計授課858學時。
“這是中亞地區首個納入國民教育體系的中醫課程。”自治區中醫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陳靜波介紹,新疆醫科大學與塔什干國立醫科大學烏爾根奇分院聯合開設“3+2”中醫學本科專業,學生在烏學習3年基礎醫學后,赴中國完成2年中醫專業教育,同時開設中醫碩士專業學位留學生班,14名學生已來華學習。
從舉辦中醫藥文化周到開展中烏傳統醫學研究學術論壇,中醫藥正成為兩國人文交流的健康紐帶。烏茲別克斯坦衛生部傳統醫學科學與實踐中心主任賈姆希德教授評價:“中國不僅送來診療技術,更幫助我們培養了一支帶不走的醫療團隊。”
“醫院將進一步推動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走深走實,統籌推進‘小而美’民生項目建設。讓中醫藥文化走出去,為周邊國家民眾提供優質中醫藥服務,為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醫療服務中心建設貢獻中醫力量。”陳靜波表示。(蘇璐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