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從“賞花1.0”到“產業2.0” “新疆第一春”催熱春日經濟

2025年03月24日10:36 | 來源:新疆日報
小字號

當滑雪愛好者還在阿勒泰的“粉雪天堂”流連忘返時,吐魯番已被粉白杏花覆蓋。3月22日,“新疆第一春·花開吐魯番”2025吐魯番杏花季文化旅游活動暨托克遜縣第八屆杏花季活動(以下簡稱“杏花季”)在托克遜縣盛大啟幕。此刻的托克遜縣夏鎮南湖村,每一棵杏樹都繃緊枝條,粉白輕盈的花瓣承載著冬春交接的使命。

春之序曲

這是一場醞釀了半年的重逢。吐魯番農民的剪刀在杏枝間游走,杏花如沉睡的蝶蛹,悄然積蓄著破繭之力。3月中旬,萬千粉翼驟然舒展,將萬畝杏林化作一片無垠的花毯。國道上的車流蜿蜒如河,空氣中浮動的暗香與引擎轟鳴聲交織,奏響屬於新疆的“春季轉場”進行曲。

作為絲綢之路必經之地,吐魯番的杏花自古就是文明交匯的見証。如今,它正催生新的傳奇:杏花季開幕當天,托克遜縣預計接待游客30萬人次。農家樂老板王小龍凌晨便架起大鍋,上百人份的抓飯飄香杏園﹔刺繡手藝人吐尼亞孜汗·乃贊木將40余件繡品鋪陳在杏樹下,絲線與花瓣在春風中共舞﹔電商主播穿梭杏園,直播間裡“新疆第一杏”的預訂量不斷刷新。這場持續20天的花事,預計將撬動9億元文旅消費。

“這是冬春文旅的無縫銜接。”吐魯番市文化體育廣播電視和旅游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楊勇說。自2024年11月起,吐魯番市啟動冬季旅游提升行動,通過發布惠民政策、推出冬季旅游精品線路等系列舉措,尤其是每周末開展的“農文旅”主題活動,留住了游客的腳步,將傳統淡季變成“暖冬”。

新疆愛玩客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會的台賬印証了這種熱度:“僅杏花季前三天,就有4000余人報名,烏魯木齊、昌吉、石河子游客佔大多數。”而在南湖村,農民艾西熱甫·伊沙木丁藏著最朴實的賬本:每年花期擺渡游客,能增收2.5萬元。

產城共舞

八載春秋的淬煉,讓以“新疆第一春”為金字招牌的杏花季完成了從“賞花1.0”到“產業2.0”的蝶變。今年杏花季,70余場文化盛宴次第綻放,將絲路春日的敘事軸線向時光深處延展。

托克遜縣讓十二木卡姆的悠揚旋律與昆曲的婉轉唱腔交織,演繹跨越時空的文化對話﹔高昌區推出“夜游交河”項目,千年故城在燈光藝術中煥發新生﹔鄯善縣把萊帕爾即興說唱與九碗三行子宴席相結合,打造可聽可賞可體驗的沉浸式場景……更多新晉景點和場景的迭出,連吐魯番人都直呼“眼睛快看不過來了”。

這些精心設計的沉浸式體驗場景,折射出吐魯番旅游業向“價值深耕”的轉型——將“一次性打卡”轉化為“持續性體驗”,為全域旅游發展注入持久動能。

不止於此,“新疆第一春”的品牌根系已悄然延伸至吐魯番產業深層。在托克遜這座工業重鎮,旅游業貢獻率持續攀升——2.3萬名農民實現非農就業,特色農產品俏銷全國,連杏樹枝都成了民宿裝飾材料。投資13億元的中國綠發新疆華美勝地吐魯番希爾頓酒店集群項目在高昌區破土動工,未來將形成年接待10萬人次高端客群的承載力,與全市524家民宿共同編織“金字塔”式住宿網。

春潮交響

對新疆人而言,等待春天就是一場與大自然的約定。長達半年的寒冬將生活壓縮在暖氣邊的方寸之地,直到杏花枝頭搖曳。

夜市炭火騰起的煙霧邊,游客與當地居民共享同一串烤肉的咸香﹔民宿院落裡,游客用抖音直播與網友激辯杏花醬的糖分配比,轉身卻互相分享手機相冊裡攢下的幸福瞬間……這些細碎的日常,像杏花瓣落進坎兒井的水流,終將匯成吐魯番的春訊——當八方來客循著花期而至,大自然的饋贈便在人聲與煙火中,沉澱成生活的溫度。

“新疆第一春”的意義早已超越花期本身,成為新疆大地上一曲交響樂。就像吐魯番的杏花從不等候贊美,它們開在農民皸裂的掌心紋路裡,開在八方游客的笑臉上,開在新疆經濟發展的浪潮中。(賀江)

(責編:陳新輝、楊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