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把群眾裝在心間,直至生命最后一刻——追記烏魯木齊市公安局民警崔文亮

3月18日清晨,烏魯木齊市公安局達坂城區分局烏拉泊派出所所長崔文亮因突發疾病,倒在他26年摯愛的公安工作崗位上。
三月微風暖暖地吹拂著烏魯木齊南郊大地,崔文亮將生命最后的溫度融入這個春天。
痛失“親兒子”,這杯熱水成了老人的遺憾
“他才51歲啊,我不敢相信他真的走了。這些年來,他就像我的親兒子一樣。”烏拉泊派出所轄區81歲老人陳玉蘭雙目含淚,語速緩慢,時而失神地望著窗外,她始終無法面對如此巨大的打擊。
3月17日,就在崔文亮離開前一天,陳玉蘭還給他打了電話。“有人送我一台舊縫紉機,我搬不動。”“阿姨,我馬上過去。”崔文亮和同事很快趕到,幫老人把縫紉機搬到樓上。
“他常買東西來看我,有啥事隨叫隨到。”那天,陳玉蘭忙著倒熱水,可崔文亮沒顧上喝,就匆匆返回崗位。這杯水,成了老人心頭的遺憾。
烏拉泊派出所轄區有新疆化肥廠等老企業,如今居民多為企業退休職工,不少老年人的兒女不在身邊,但老人的手機裡都存有崔文亮和民警輔警們的電話,他們擁有一群“編外子女”。
2021年12月,崔文亮到烏拉泊派出所任所長,一到任他立即進入走訪幫扶轄區群眾的工作狀態。他組織民警輔警梳理轄區獨居、殘疾老人名單,開展心理撫慰、應急救助、文體活動和法律援助,將關愛送到老人身邊。
“每逢過年過節,他就帶著牛奶水果來看我,還經常請我們這些老人吃飯。”77歲的馬蘭嬌淚水不斷涌出,她擦了又擦。
“我去醫院治療,他每天都接送我,還讓民警給我送飯﹔我發生意外摔倒,他幫我維權﹔我買東西被騙,他給我主持公道﹔攤販找錢時給了假幣,他幫我把錢要了回來。”馬蘭嬌說,一次她花100元買到了假貨,派出所民警幫著退貨退款,要回了100元。后來她才得知,攤販隻肯退80元,另外20元是崔文亮悄悄出的。
18日上午,聽說崔文亮出事了,馬蘭嬌趕往派出所,民警怕老人經不住打擊,強忍悲痛安慰她說,崔所長還在醫院搶救。馬蘭嬌半信半疑,心裡打鼓,從大家的表情中猜到了真相。她顫顫巍巍出了門,再也站立不住,蹲在門外嚎啕大哭。
“我要去看看他。”馬蘭嬌到了醫院,看到很多人都在垂淚,這下她徹底絕望了,心如刀割,哭到聲嘶力竭。
3月20日,是崔文亮遺體告別的日子,轄區200多名群眾自發前來送別。很多老人含淚要求去送崔文亮最后一程,派出所教導員宋利平紅著眼睛婉拒了一些身體條件不允許外出的老人。
97歲的抗美援朝老戰士黃保喜執意要家人扶自己下樓——“我就在這裡送送他吧!他是個好人!”
“警車是公安機關的車,也是群眾的車”
“崔所長工作作風硬朗,要求嚴格,也十分細致。他在哪個崗位,哪裡就是標杆。”崔文亮的工作搭檔朱靖說。2021年底朱靖任烏拉泊派出所教導員,於今年2月任達坂城區公安分局柴窩堡派出所所長,其間他與崔文亮並肩作戰3年多。
“烏拉泊派出所轄區空置廠房和住宅多,隨著房屋出租買賣,外來人口逐年增多,治安形勢比較復雜。”朱靖說,崔文亮帶領全所民警輔警扎扎實實抓治安防范,帶給轄區群眾滿滿的安全感。2024年,派出所轄區實現刑事案件零發案。
派出所接到的警情,除了求助類,就是矛盾糾紛,也多與老年居民有關。“基本都是鄰裡糾紛、噪聲糾紛、消費糾紛、物業糾紛,有的老人聽說有人在背后說了自己閑話,或者發現東西找不到了,也會報警。”朱靖說,即使事情再小,崔文亮也要求大家認真對待,切實解決。
“不要把自己當執法者,大家就是老人的兒女和孫子孫女,用這樣的立場去解心結、化糾紛。”這是崔文亮常說的一句話。每年100多起矛盾糾紛,民警輔警均能盡數圓滿化解,這和大家與群眾結下的深情厚誼密切相關。
幫助菜農收菜、送証上門、送醫買藥……翻開烏拉泊派出所的“為民簿”,近800件暖心事,樁樁件件,都是他們為民情懷的真實寫照。
崔文亮倡議全體民警輔警“每周為群眾干一件好事”。他說,事情不用多大,哪怕只是陪老人聊會兒天、刷個鞋、洗下碗,都是他們需要的。
烏拉泊派出所轄區面積大,群眾辦事不太方便,警車在巡邏過程中,看到步行的群眾,便會主動停車,招呼群眾搭個“順風車”。
“群眾出行是崔文亮一直很重視的問題。”達坂城區公安分局鹽湖派出所所長鄭穎明和崔文亮共事22年,他們是工作上的戰友、生活中的好友。他說,2009年,崔文亮在達坂城派出所任所長時,一次去西溝鄉執勤途中,看到一對母女提著大包小包走在路上,立即停車詢問。
這對母女要去客運站趕班車,到烏魯木齊市主城區給病人送飯,崔文亮立即把她們送到了客運站。“警車是公安機關的車、政府的車,也是群眾的車。”崔文亮要求民警輔警隻要不是在執行緊急勤務,在路上遇到群眾必停必問、能幫就幫。
“此舉得到群眾好評,派出所的群眾基礎越來越好,此后無論是矛盾化解,還是疑難問題解決,都能夠順利開展。”鄭穎明說,崔文亮把“以人民為中心”落實到了公安工作的每一個層面。
每當聽到別人遇到難處,他都會紅了眼圈
“我爸爸性格特別陽光,充滿愛心、正能量滿滿。”崔文亮的女兒崔子悅說,小時候父親常笑眼彎彎地對她說,爸爸對你的愛要溢出來了。
“鐵漢柔情”,是同事們對他的評價。他會給節日加班的同事買點零食送來﹔每逢“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他會給女同事送禮物,組織大家搞活動﹔每月他都買來蛋糕為當月過生日的同事慶生﹔擔心來派出所實習的學警不適應環境,他時時叮囑食堂更換食譜,不讓大家吃得太單調。
“不管誰生病了,崔所長都會細心地送來一罐黃桃罐頭。”派出所輔警李輝說。崔文亮小時候每次生病最期待的就是能吃上黃桃罐頭,此后他一直孩子氣地認為那甜蜜的感覺能緩解病痛。
“崔文亮其實是個‘淚窩’很淺的人,共情能力很強。”鄭穎明說,每當聽到別人遇到難處,他都會紅了眼圈,很是動容。
崔文亮患有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等基礎病,辦公室抽屜塞滿了各種藥。可他在民警輔警面前總是樂觀開朗、精神抖擻,溫柔而強大。
崔文亮的家庭並不寬裕。他的妻子劉桂芬患有重病,近年來在家休養,沒有收入,女兒正在上大學。因為忙於工作,崔文亮常常幾天才能回一趟家。除了養家,他還常給轄區群眾買慰問品,也沒什麼結余。妻子和女兒都理解並支持他的工作。
“他和嫂子、女兒生活簡朴,吃穿用都不講究。他的襯衣領子都磨出毛邊了,還舍不得扔。”鄭穎明說。剛入警時,崔文亮的哥哥給他買了雙皮鞋,他很愛惜,但每天走街串巷入戶走訪,最終還是把鞋底磨爛了。此后他就長期買老布鞋穿,說“布鞋便宜嘛,也舒服”。
3月21日,崔文亮的哥哥和妻女來他的辦公室整理遺物。辦公室的場景曾無數次出現在他們與崔文亮視頻通話的背景中,如今物還在,人已故。
劉桂芬將崔文亮挂在牆上的一幅剪紙作品留給了派出所。剪紙上“對黨忠誠 服務人民 執法公正 紀律嚴明”的字樣,將陪伴派出所民警輔警繼續服務好轄區群眾。
劉桂芬一行還帶來了米面油等慰問品,委托派出所送給轄區老人。“崔文亮即使回到家裡,也在不停接轄區老人的電話,說的也都是老人的家長裡短,我知道他放不下大家。”劉桂芬說。(隋雲雁 司路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