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新疆陸生藻治沙技術實現規模化應用

2025年03月21日10:29 | 來源:新疆日報
小字號

“今年,全疆陸生藻生物治沙和鹽鹼地協同治理項目總面積超過3萬畝,還有800多公裡的公路邊坡治沙,治沙規模比公司成立以來歷年總和還多。”近日,新疆金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發中心主任艾薩江·托乎提興奮地告訴記者。

作為全國唯一的陸生藻研學產銷一體化中心,金正生物進入了陸生藻技術應用推廣新階段。

“陸生藻生態治沙,是新疆塔克拉瑪干沙漠鎖邊工程的全新技術升級。”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常務副秘書長何曉明對在新疆規模化實施陸生藻生態治沙予以高度肯定。

在陸生藻生態治沙技術應用推廣“爆發”背后,是持續16年的科技創新研發積澱。

2008年,新疆師范大學艾山江博士帶領科研團隊在塔克拉瑪干沙漠陸地發現並分離到沙漠藻種,在科學界引起了巨大關注。當年,新疆師范大學啟動相關研究,與新疆金正實業集團有限公司達成產學研合作。

從2009年開始,金正實業組織科研團隊進行沙漠治理前沿科學、生態經濟、可推廣而有收益的新技術、新產品探索,通過大量陸生藻生物治沙基礎研究和應用開發工作,篩選出了適合新疆干旱沙漠環境中快速生長繁殖的固沙、保濕、改良藻種組合。2018年,新疆金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應運而生,陸生藻產業化研究步伐更快了。

近幾年,金正生物聯合新疆師范大學、新疆農業科學院等單位,以新疆為重點進行了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研究應用,形成了陸生藻生態治理技術體系多項重大成果。規模化“陸生藻+植物”固沙覆綠工程應用等探索,為新疆乃至全國荒漠化治理、土壤改良、鹽鹼地治理實施起到了良好示范作用。

“2024年底,我們金正生物研發中心獲批‘十四五’第四批自治區級企業技術中心。”艾薩江介紹,目前中心已經成熟,具備大面積推廣的技術體系有四大項,分別為生物治沙技術體系—固沙保濕技術,土壤改良技術體系—生物墊層技術,提質增產技術體系—細胞營養技術,廢水淨化技術體系—生物吸附、轉化技術。

“我們已建成陸生藻‘種質資源—DNA樣本—基因數據’三庫一體平台,實現了藻株工程規模化培養等,可為全疆沙漠生態治理、綠色農業提供特色服務。”艾薩江說,今年公司有望完成2億元產值,今后還會拓展生態治沙更廣闊市場空間。(趙悅)

(責編:陳新輝、楊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