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新疆將培育高油高蛋白特性棉花新品種

帶動棉籽產業發展

2025年03月20日10:30 | 來源:新疆日報
小字號

近日,新疆啟動“高油高蛋白棉花種質創制及新品種培育”重點研發任務專項,預計投入1000余萬元,計劃培育出兼具高油、高蛋白特性的棉花新品種,推動棉花產業從“單一纖維型”向“油—飼—纖維復合型”轉型,為保障國家糧油安全開辟新路徑。

我國植物食用油年消費量突破4500萬噸,其中大豆油對外依存度超80%的現狀亟待改變。與此同時,隨著畜牧業快速發展,飼用蛋白需求缺口逐步加大。新疆作為佔全國棉花產量90%的主產區,棉籽潛在產值超300億元。不過,現有品種油分和蛋白含量偏低,深加工產業鏈難以延伸。

“棉籽油不飽和脂肪酸佔比近80%,蛋白營養價值超越谷物,完全具備替代豆粕的潛力。”該專項負責人、自治區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研究員梁亞軍表示,項目將充分挖掘利用棉籽中的油分和蛋白資源,創制目標性狀突出的新種質,構建“高油—高蛋白—優質—機採多性狀協同改良”的技術體系,培育高油、高蛋白棉花新品種,並大面積示范推廣,帶動新疆300億元產值的棉籽產業發展,保障我國“油瓶子”“肉盤子”安全。

該專項由自治區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牽頭,聯合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新疆農業大學、新疆農墾科學院、新疆國欣種業有限公司共同實施,組建團隊以青年科研骨干為主。

該專項計劃利用3年時間,集成分子標記輔助選擇、高效遺傳轉化等技術,建立“種質創制—品種選育—制種推廣”全鏈條體系,充分挖掘棉籽油分、蛋白含量關鍵位點,解析關鍵基因的分子調控網絡,創制棉花優異種質,培育高油高蛋白新品種,新品種預計推廣面積10萬畝。

國家棉花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所長李付廣表示,隨著該專項技術的突破,新疆有望建成國家級棉籽油料基地,為破解食用油“卡脖子”難題貢獻新疆方案。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既要追求棉籽高油高蛋白,也要兼顧棉花產量,保障棉纖維質量。(謝慧變)

(責編:陳新輝、楊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