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疆首批!應用最新智能溫控超高功率消融導管完成診療

日前,新疆醫科大學第五附屬醫院心臟中心心律失常介入團隊與麻醉科、導管室密切配合開展QMODE+模式下的房顫射頻消融術。該手術是新疆地區首批、該院首次應用國際最新智能溫控超高功率消融導管完成房顫的介入診療,體現了該院在房顫疾病領域的高質化和精准化治療的技術水平。
今年66歲的童先生持續性房顫多年,且既往血小板減少,平日生活中受心房顫動及心動過速的困擾,頻繁出現心慌、胸悶等不適,深受房顫困擾的童先生慕名來到該院心臟中心尋求幫助。該院心臟中心完善相關檢查和仔細評估后,確認該患者系中風高風險、出血高風險患者,結合患者實際情況建議實施射頻消融手術。
此次房顫射頻消融手術由該院心血管內科副主任幸世峰主任主刀,應用了“新武器”——智能溫控超高功率射頻消融導管(QDOT導管)。與普通消融導管相比,QDOT導管具有“更安全、更高效、更有效”的特點。作為目前國際最先進的射頻消融導管,QDOT MICRO導管是智能溫控超高功率消融導管,它的創新設計包括6個溫度感受器、智能自適應調節功率、66孔鹽水灌注系統以及3個微電極,顯著提升了手術的溫度感知靈敏度和安全性,降低了並發症的風險。
此外該導管的雙消融模式—QMODE和QMODE+模式,能通過超高功率90W消融技術,實現單點放電僅需4秒的高效率,極大縮短手術時間並提高手術效率。另外,該消融導管灌注流速會自動調節,以優化輸出功率,確保頭端在預設的目標溫度范圍內﹔導管頭端表面內置6個熱電偶,提升溫度監測靈敏度,可以進行溫度控制,術中出血和食道損傷風險等並發症發生率低,安全性大大提高﹔QDOT MICRO導管包括3個微電極,可以提供高分辨率電圖和離散局部信號,有利於甄別局部異常電位。
在QMODE+模式消融的加持下,童先生在整個治療過程中狀態都很平穩,幾乎沒有感受到疼痛,一個多小時手術順利結束,下台時轉為竇性心律,擺脫了持續性房顫的困擾,術后第二天順利出院。
心房顫動(房顫)作為臨床最常見的心律失常之一,具有高發病率、高致殘率的特點,是腦卒中、心力衰竭等嚴重並發症的“隱形推手”。為應對這一健康挑戰,該院心臟中心心律失常團隊始終秉承“規范為本、創新為翼”的理念,致力於房顫診治新技術的探索與規范化診療體系的建設,為患者提供精准、高效、全周期的健康管理服務。
來源:新疆衛生健康委員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