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吐魯番西三百六”在哪兒 從石榴花巷裡的這場沙龍找到答案

2025年03月16日09:57 | 來源:新疆日報
小字號

“站在爺爺曾經用音符丈量過的土地上,此刻,我手中的話筒仿佛有了溫度。這是爺爺當年採風時用來記錄民歌的溫度,是他在油燈下反復推敲樂譜時的溫度,更是他用一生溫暖民族音樂傳承的溫度……”3月14日下午,在位於烏魯木齊市的新疆國際大巴扎石榴花巷王洛賓主題館,王洛賓先生的孫女王平分享了爺爺創作歌曲《阿拉木汗》時的巧思及背后的故事。

1996年3月14日,是西部歌王、民族音樂家王洛賓先生的忌日。自2006年開始,每年的這一天,音樂人洪啟都會在全國多個城市發起音樂沙龍,舉辦規模不等、形式各異的“紀念王洛賓主題活動”。這次,洪啟將主題為“阿拉木汗——王洛賓音樂沙龍”紀念活動選在了烏魯木齊——這個王洛賓生活了大半生的城市。

在石榴花巷的這家主題館裡,王洛賓生前的照片、樂譜、榮譽証書、唱片、傳記書籍等陳列四周,還有他生前使用過的鋼琴、吉他等樂器。“王洛賓先生的夢想,是希望自己的歌曲能傳唱世界五百年。這麼多年來,他的歌一直在被廣泛傳唱著,優美的音符一直盤旋在我們的腦海中,在我們心中律動。他的身影依然那麼清晰地浮現,那頂牛仔帽,那把光澤依舊的老吉他,那些發黃的樂譜紙都安靜地躺在那裡,等待著它們主人的歸來。”主持沙龍活動的洪啟,戴著一頂王洛賓同款牛仔帽,向現場50多位自發前來參加活動的聽眾講述自己與王洛賓相識相悉、成為忘年交的過往和趣事。

“我問爺爺‘吐魯番西三百六’是哪兒?他說,就是烏魯木齊啊!”這個曾經也令洪啟困惑的問題,在王平的現場分享中找到了答案。她還介紹了王洛賓創作《阿拉木汗》時,怎樣運用音樂巧思和技巧,將這首維吾爾族民歌改編成老少咸宜的經典歌曲。

洪啟說,王洛賓是新疆一個重要的音樂IP,“我希望這片土地上的人們永遠以他為榮,不僅傳承他的音樂也要傳承他的情懷,那就是對民族文化的深情守護,對人民生活的真實記錄,對藝術理想的執著追求,更是對祖國山河的無限熱愛。”(高芳)

(責編:陳新輝、楊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