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七千裡京疆情深

2025年03月16日09:38 | 來源:新疆日報
小字號

是什麼讓來自新疆和田地區於田縣的全國人大代表如克亞木·麥提賽地淚如雨下?

3月12日,如克亞木•麥提賽地和爸爸麥提賽地•艾薩到熊麗烈士家慰問。石榴雲/新疆日報記者於江艷攝

是一段對口援疆的故事,是一段脫貧致富的故事,是一段崇敬英雄的故事,是一段民族團結的故事,這些故事匯成了一段中華民族一家親的佳話。

3月12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閉幕第二天,與去年一樣,如克亞木·麥提賽地准備到北京市門頭溝區抗洪烈士熊麗家看望﹔但不同的是,通過一年的交往,兩家人的心貼得更近了,親情更深了。

記者同如克亞木·麥提賽地一道,探尋這一段跨越七千裡的京疆情深。

再相聚情更濃

3月12日10時許,如克亞木·麥提賽地和爸爸來到熊麗烈士家。

放下手中的禮物,如克亞木·麥提賽地一把抱起熊麗烈士的兒子米棋,緊緊摟在懷裡。

與去年相見時相比,米棋的個子長高了些,更懂事了,上幼兒園小班了。

或許是感受到媽媽懷抱的溫暖,米棋很快跟如克亞木·麥提賽地熟絡起來,先是遞來一個紅色小車,奶聲奶氣地請如克亞木·麥提賽地和他一起玩玩具,然后又坐在她腿上撒起嬌來。

“能感覺到,他還記得我。”如克亞木·麥提賽地說。

“電視上看到新疆有大草原,有成群的牛羊、奔馳的駿馬。”再次見面時,米棋的姐姐韓韓問如克亞木·麥提賽地,家裡有沒有牛羊?說她想抱抱小羊羔,想騎馬。

“你們的孩子就是我的孩子,我們是一家人!”再次見面,如克亞木·麥提賽地向熊麗的家屬劉繼為發出真誠邀請,邀請他們全家暑假來新疆玩、到家裡做客。

當天,為接待新疆來的親人,劉繼為特意准備了新疆菜:新疆大盤雞、拉條子、涼皮。

“常走動,兩家人會心更近、情更濃!”如克亞木·麥提賽地說。

來自兄弟的禮物

當天,陪同如克亞木·麥提賽地一起來探望的還有她的父親麥提賽地·艾薩。

3月11日,麥提賽地·艾薩帶著家鄉特產羊脂籽米,從和田啟程,一路奔波,於12日凌晨抵達北京跟女兒會合。

“小時候,從課本裡得知庫爾班大叔騎著毛驢去北京的故事,很感動。沒想到現在能跟庫爾班大叔的后人坐在一起,太激動了!”劉繼為說,更沒想到的是,有一天自己會收到庫爾班大叔后人的感恩之禮。

說起這份感恩之禮——羊脂籽米,很多人會覺得奇怪,它怎麼會成為新疆南疆地區的農特產品?

這還得從5年前說起。於田縣曾是國家級深度貧困縣,在打贏脫貧攻堅戰前,庫爾班后人中有16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為確保他們在全面建成小康路上不掉隊,北京援疆干部牽線搭橋,聯系愛心企業在庫爾班后人的家鄉——於田縣托格日尕孜鄉,成立庫爾班·吐魯木農業種植專業合作社,推廣種植羊脂籽米。

從1800畝到4300畝,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種出了優質羊脂籽米,畝產500公斤以上,大米口感軟糯,市場零售價每公斤60元,入股合作社農戶年年分紅。

種羊脂籽米脫貧致富后,庫爾班后人始終不忘感恩。

2023年8月,剛生完小女兒不久的如克亞木·麥提賽地從電視上看到特大暴雨致北京市門頭溝區5位搶險救援同志犧牲的新聞,和父親商量后,決定給包括熊麗在內的5位烈士家捐贈羊脂籽米。

緊緊抱在一起的石榴籽

“當時,收到組織上轉來的羊脂籽米,卻沒有聯系方式。”劉繼為說,后來根據包裝箱內的慰問信,聯系於田縣委組織部、宣傳部,輾轉找到了如克亞木·麥提賽地的聯系方式。

2023年9月8日,劉繼為給如克亞木·麥提賽地打電話表示感謝。自此,劉繼為與如克亞木·麥提賽地建立了聯系。讓他沒想到的是,北京和於田相隔3500公裡,如克亞木·麥提賽地一家會連續兩年來家裡看望孩子。

“我們要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劉繼為說。

“吃水不能忘記挖井人。”如克亞木·麥提賽地說,北京對口支援和田多年,在援疆干部的幫助下,和田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成效顯著,給熊麗等烈士家捐贈羊脂籽米,是想表達對北京援助和田的感激之情。

麥提賽地·艾薩作為庫爾班·吐魯木的第三代后人,深知傳承愛國情的責任。“作為中華民族一分子,我們既要努力把邊疆建設好,更不能忘了祖國母親和兄弟省市給予我們的愛與支持。”麥提賽地·艾薩介紹,庫爾班·吐魯木感恩祖國家庭公益基金會2017年3月成立,家族108位后人都向基金會捐了款。

春風吹拂大地,長安街旁的玉蘭花開了,和田石榴樹也長出新葉,庫爾班·吐魯木農業種植專業合作社開始著手水稻育秧。

今年,羊脂籽米還會豐收,石榴花也將越開越艷,中華大地會結出更多“民族團結一家親”碩果。(於江艷)

(責編:陳新輝、楊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