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收好這份3·15消費提示

在“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來臨之際,為優化消費體驗、提升消費者滿意度、營造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更好地幫助廣大消費者有效規避消費陷阱和消費風險,樹立消費維權意識和能力,自治區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根據近期消費者投訴舉報情況和關注的熱點,向廣大消費者、經營者發布消費提示和倡議,提醒消費者文明、健康、綠色、理性消費,倡導經營者誠信自律、守法合規經營,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一、消費購物要理性
春節過后促銷季,商家促銷手段繁多,消費者一定要保持理性,避免沖動購物,購物前考慮是否真正需要,購物時貨比三家、三思后行﹔謹防售后服務缺失,購物時盡量選擇有固定銷售場所的正規商家,仔細查驗商品外包裝,注意生產日期和保質期,明確品牌名稱、廠名廠址、“三包”期等。
二、網絡購物需謹慎
隨著網絡消費的快速發展,直播帶貨、社區團購、跨境電商等新業態層出不窮,消費者在享受便利的同時,也面臨虛假宣傳、售后維權難等風險。線上購物要到正規電商平台,合理行使“七日無理由退換貨”的權利,不輕信商家的宣傳噱頭和低價誘惑,對促銷商品詳細了解促銷原因和促銷規則,防止商家不予退換。防止商家非正常砍單行為,保留好訂單、聊天記錄或截屏等相關証據。
三、預付卡消費要慎重
消費者要審慎了解商家的資信情況,注意充值金額不宜過大,續費時間不宜過長,不要輕信商家的口頭承諾,要簽訂書面合同,明確預付卡的有效期限、優惠承諾、使用范圍、退款條件和違約責任等信息。消費者要理性充值,對於“充多少送多少”“高額返現”等形式誘導消費者充值的,要結合商家的信譽度、消費者自身經濟能力和消費需求等綜合考慮,建議不要一次性充值較大金額。消費者辦理預付卡時應核實經營者的注冊信息,查驗發卡企業是否在商務部門辦理備案手續,簽訂協議時查看合同有無不公平條款,謹慎辦理大額預付消費卡。
四、綠色消費,低碳生活
倡導廣大消費者理性消費,文明餐飲,自覺抵制食品浪費行為,樹立勤儉節約意識。外出就餐時根據用餐人數合理點餐,避免“愛面子、講排場、比闊氣”超量消費,以“光盤”為榮,以“剩宴”為恥,打包剩余飯菜,杜絕“舌尖上的浪費”﹔網上點餐時按需下單,合理搭配,避免為湊單滿減盲目點單,造成浪費﹔在外賣訂餐時選擇“無需餐具”、消費后參與“光盤打卡”。
倡導餐飲行業經營者通過醒目方式設置“光盤行動”“拒絕浪費”等宣傳語、積極推廣“小份菜”“半份菜”、引導消費者養成“按需點餐”“少點少取,不夠再點再加”“吃剩打包”良好用餐習慣及合理設置起送、滿減額度等方式遏制餐飲浪費現象,營造線上線下綠色節約、反對浪費的良好社會風尚。
自覺抵制過度包裝商品。消費者要自覺抵制使用貴金屬、紅木等貴重材料包裝的商品禮盒,減少包裝材料的過度使用﹔選擇旅游商品要選擇包裝簡約適度,以實用為原則,拒絕為過度包裝買單,用實際行動踐行低碳、綠色、環保、簡約的理念。
最后提醒消費者在消費過程中要養成向商家索取並妥善保管購物發票、小票、電子交易碼等有效憑証的習慣,當與商家發生消費糾紛無法協商解決時,請及時撥打12315熱線電話或向當地市場監管部門、消費者權益保護組織投訴,也可以登錄全國消協智慧315平台小程序進行投訴,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來源:新疆市場監管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