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兵團航空醫療緊急救援服務實現全域覆蓋

30分鐘內完成轉運飛機起飛准備

2025年03月13日10:20 | 來源:兵團日報
小字號

 “多虧你們及時專業的救治,救了我哥哥的命,真的太感謝了!”2月28日,在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新疆兵團阿拉爾醫院一間病房裡,患者孫浩(化名)的妹妹緊握醫護人員的手久久不願鬆開,感激之情溢於言表。

2月19日,在距離一師阿拉爾市180多公裡的阿克蘇地區沙雅縣,外來務工人員孫浩開車途中突感身體不適導致發生車禍,以致於脊椎錯位、小腸破裂、肺挫傷、肋骨骨折。當地醫院診斷並簡單處理后,建議將孫浩緊急轉運至浙大邵逸夫阿拉爾醫院。經過38分鐘的直升機飛行轉運,孫浩被及時送達,馬上接受了急診團隊的檢查救治。

“對於嚴重創傷患者來說,‘創后一小時’是挽救生命、減少傷殘的黃金時間。”兵團衛生健康委健康服務處處長薛文霞告訴記者,2024年,兵團依托石河子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浙大邵逸夫阿拉爾醫院,在南北疆分別建立航空緊急醫療救援基地,配備2架H-135醫療直升機和固定翼轉運飛機,搭建起了“空中生命通道”,實現了覆蓋兵團全域的“空中120”航空醫療緊急救援服務機制。

據介紹,兵團航空醫療緊急救援是針對特定緊急情況進行的免費服務。例如,急性心梗、腦卒中、嚴重創傷等需要爭分奪秒救治的病例,以及地處偏遠、地面交通不便的患者,均可申請此項服務。同時,兵團兩個航空緊急醫療救援基地均設有專門的評估團隊,會根據患者病情、地理位置、交通天氣條件等因素,快速綜合判斷是否啟動“空中120”。

“為盡量爭取救治時間,我們對地空對接環節不斷予以優化。”浙大邵逸夫阿拉爾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張雷說,在接到搶救通知的第一時間,創傷救治團隊會立即要求接收患者基本信息,做好接診相關准備﹔在患者尚未抵達醫院之時,創傷救治團隊將迅速啟動MDT遠程會診、患者傷情評估決策、綠色通道開通等程序,以提高急重患者救治效率。

“接到救援電話后,基地工作人員將迅速對患者病情作出判斷,組織機組人員開展飛行、運控評估,一旦確定要進行航空救援,30分鐘內就能完成轉運飛機起飛准備。”薛文霞介紹,目前,兵團已成功開展航空醫療救援3起。(鄭婭莉)

(責編:陳新輝、楊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