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馬合木提·吾買爾江代表等提交議案:修訂防沙治沙法 為生態保護注入新動力

2025年03月10日09:51 | 來源:新疆日報
小字號

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期間,全國人大代表馬合木提·吾買爾江聯合另外30名代表向大會提交《關於修訂防沙治沙法的議案》,聚焦我國防沙治沙工作面臨的新挑戰提出建議,希望通過法律的完善,進一步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筑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

自2001年通過,2018年進行修正,《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沙治沙法》已實施24年,促進了生態建設和社會經濟發展,在實現由“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的歷史性轉變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由於各地土地沙化自然成因的復雜性,隨著區域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和國家戰略需求提升,這部法律逐漸顯露出與現實需求不相適應之處。

馬合木提·吾買爾江介紹,當前,我國防沙治沙任務仍然艱巨,土地荒漠化仍是我國面臨的最嚴重的生態問題之一。隨著防沙治沙進程的深入,防沙治沙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新問題迫切需要通過修法先行,更好地發揮防沙治沙法的引領、推動和保障作用。

從宏觀政策角度來看,生態文明建設被納入“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生態文明正式寫入憲法,以及“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的提出等,需要及時修改完善防沙治沙的立法宗旨、防治理念、原則。

從實踐經驗層面出發,防沙治沙20多年來的實踐創新成果急需提煉總結固化為國家法律。要研究落實山水林田湖草沙綜合治理、系統治理、源頭治理、科學用沙的法律規定,細化法律責任,強化責任追究。

為此,馬合木提·吾買爾江代表等建議全國人大常委會將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沙治沙法》研究列入立法計劃,盡快完成修訂、頒布實施。

具體修改建議包括:將光伏治沙納入防沙治沙規劃﹔新增保護內容,對於在荒漠草原上的光伏項目,減少場地平整對地表植被破壞,採用自然與人工修復結合方式,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在沙化土地治理措施中增加光伏治沙、后備耕地開發﹔增加光伏治沙規定和分工,對於在流動沙地上的光伏項目,科學選擇抗旱、適應性強的沙生植物,因地制宜確定板下植被恢復模式﹔增加處罰內容,適當提高處罰標准,解決原法中禁牧或休牧區放牧處罰標准太低、懲戒不足問題。(張艷芳)

(責編:陳新輝、楊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