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上了新疆這片神奇的地方”

2月21日,周五,夕陽的余暉透過窗戶,洒在新疆精河縣觀瀾豪庭小區王炎召家中,估摸著妻子快到家了,他掀開鍋蓋,將一把枸杞放進快熟的大盤雞裡。
當晚,全家人在歡笑中共進晚餐,王炎召兌現了親自為妻子做枸杞大盤雞的承諾。結婚7年,喜歡喝胡辣湯吃千層餅的他,飲食習慣早已融入當地,抓飯、拌面和大盤雞成了生活日常。
16年前,從河南檢察職業學院畢業的王炎召成為西部計劃志願者,他背上行囊,闊別中原大地,毅然踏上前往西部邊陲的征程。那時他從沒想到,自己的人生會與北疆絢麗的晚霞、少數民族動人的歌舞、艾比湖挺拔的胡楊,還有遍地雪白的棉花和枝頭紅彤彤的枸杞緊密相連。
初到精河縣,王炎召先后在紀委監委和司法局工作。他去村子裡走訪,發現村民家夜不閉戶,村民們總是熱情地端出最好的食物招待他,親切地喊他和同事“巴郎”,莫名的感動涌上心頭。一年服務期滿,他立志扎根新疆。
“新疆人的包容和質朴感染了我,時間越長,我越迷戀這裡的煙火日常。”王炎召說,他前往鄉鎮場調研,經常碰上巴扎日,在歡快的吆喝聲中,他聞到了烤肉散發出的孜然味,看到了五彩斑斕的民族服飾,多才多藝的年輕人演奏著各種樂器……隨便走進一片農田,摘兩把枸杞,或者坐在農家小院的葡萄架下品嘗瓜果,陽光穿過樹縫洒在炕上,讓他恍惚,分不清是日光太熱烈,還是人心太滾燙。
過去16年裡,王炎召先后歷經了7個工作崗位,目前是精河縣委社會工作部部長。其中,在該縣紅星街道辦事處任職的日子最難忘,為東城社區實施“紅星繡花針”志願者服務項目,推動解決朝陽社區168戶居民天然氣入戶難問題,處理東郊社區8項歷史遺留信訪案件,帶領東郊社區居民修整道路,給團結社區安裝路燈,在彩虹社區開展各種群眾文化活動,組織百名志願者參與“義剪”“義診”“義修”“義幫”“義捐”等志願服務活動,為居民辦理1000多件實事。
2021年12月5日,一對夫妻見到王炎召就哭訴起來。原來,他們收養的孩子由於手續缺失,遲遲無法辦理落戶,眼見即將開學,兩人焦急萬分。
查資料、找証人,經過十多天努力,王炎召和同事在孩子開學之前,順利為其辦理了落戶,夫妻倆激動萬分,送去一面錦旗。
東城社區居民楊鳳琴說,她喜歡跳舞,退休后想組建一支民間舞蹈隊,王炎召得知此事,不僅幫她成立了“夕陽紅”文藝志願服務隊,還動員6個社區分別成立了“鄰裡紅”“鄰裡安”“鄰裡暖”等10個志願服務隊。
“隻要居民有訴求,再小的事王炎召都耐心解決,不管誰有想法,他都願意傾聽,真是一心為民的好書記。”東城社區居民李東凡說。
2022年,紅星街道辦事處東城社區入選全國學雷鋒志願服務“四個100”先進典型。
工作之余,王炎召喜歡給報刊投稿,他寫道:我愛上了新疆這片神奇的地方,他們的胸懷比海洋還要寬廣,我熱愛博爾塔拉河的朝陽晚霞,也無懼木特塔爾沙漠的凜冽風沙……
有時,王炎召會想起當年到新疆的初衷——“為何要留在新疆?”如今,答案已寫進他親手辦理的卷宗裡、社區群眾的笑容裡、志願者無私奉獻的背影裡、妻子做好飯菜催他回家的嘮叨裡……(白素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